近日講《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有學(xué)生問:“小說中與故事有關(guān)的地點有好幾個,為什么標題是'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而不是'風(fēng)雪草料場’或者其他?為什么草料場附近剛剛好就有個山神廟?這樣的安排是否太刻意了?”
問得很有意思!
從教20多年,也講過好多回《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了,好像沒有認真思考過有關(guān)“山神廟”的問題。
當然,思考這個問題之前,先要了解以下內(nèi)容:
其一,草料場的相關(guān)知識。所謂草料場,指的是大規(guī)模囤積軍馬草料的地方。滄州為什么會有這種草料場呢?宋朝時期的滄州,位于今天河北省滄州市,隸屬于河北東路河間府。這一帶臨近五代時后晉割讓給遼國的燕云十六州,屬于宋朝的邊境地區(qū)。宋朝在河北東路駐扎軍隊,為軍隊提供草料的草料場,就設(shè)置在滄州等地?!氨R未動,糧草先行。”古代的草料場,就像現(xiàn)代軍隊的油庫一樣重要。
林沖接管的草料場,在滄州東門外十五里。一般情況下,正常人步行速度大概在5-6公里每小時,從滄州城到草料場,步行約需要2-3小時,可見,草料場離滄州城不算近。
其二,山神廟的有關(guān)知識。山神廟在古代起著庇佑生靈、保護山林的作用。在古代,由于科技不發(fā)達,人們無法解釋各種自然現(xiàn)象,古人相信,山川河流,都有神靈存在。因此,在古代中國,人們對山一直都有崇拜心理。古人對山的崇拜,同時也將山人格化,造就了山神的崇拜。因此,古人建造山神廟,定時供奉香火,來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和神靈的庇佑。
林沖走進的山神廟,如書中所言:“離了這半里路上,有個古廟……殿上坐著一尊金甲山神。兩邊一個判官,一個小鬼。側(cè)邊推著一堆紙。團團看來,又沒鄰舍,又無廟主。”
其三,基于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要(火燒草料場不能燒死林沖,林沖還要親耳聽到陸謙等人陷害他的“自供狀”,這樣,林沖才可能發(fā)生根本的轉(zhuǎn)變,從而投奔梁山),所以,草料場附近必須“設(shè)置”一個地方,這個地方至少還需要滿足幾個條件:第一,這個地方要便于林沖藏身,所以不能離草料場太遠;第二,這個地方還要便于林沖偷聽到陸謙等人的對話,所以離草料場也不能太近;其三,這個地方不會引起陸謙等人的懷疑,也不影響陷害林沖的奸計的實施,所以,這個地方不宜有常住人口,更不能人來人往。
有了以上認識之后,我們再來思考,為什么離草料場不遠也不近的這個地方是山神廟。
首先,古人崇拜山神,山神廟并不罕見,所以,草料場附近有山神廟,這并不奇怪,也很正常。一方面,林沖可以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地到山神廟投宿;另一方面,山神廟也不會引起陸謙等人的懷疑或警覺。
其次,為什么一定要是山神廟呢?其他建筑比如更大一點的寺廟或者神廟或者同樣大小的民宅什么的,是否合適?
假如不是山神廟而是一座民宅,稍加思考,就知道不大合理。其一,可能不大符合實際情況,草料場附近孤零零一座民宅,不大合理;其二,即便可能有民宅吧,陸謙等人火燒草料場估計就不大方便了,一方面難以掩人耳目,另一方面可能有人要救火,那么,陸謙等人陷害林沖的奸計就可能敗露甚至無法得逞了。
大一點的寺廟或者神廟可以嗎?比如少林寺那樣的?
細細一想,就覺得很荒謬了。其一,草料場是否適合設(shè)置在大型寺廟或者神廟的旁邊?其二,就算草料場旁邊可以是大型的建筑,但接下來林沖就不大可能偷聽了陸謙他們的對話了,后面的情節(jié)估計也不大可能合理地發(fā)展下去了;其三,大型的寺廟或者神廟里面一般不會沒有人,而且來往的人員估計也不少,這同樣不便于陸謙等人實施奸計。
這樣看來,只有這座“離草料場半里路”“又沒鄰舍,又無廟主”的古廟——山神廟,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既合理又巧妙。
妙處還不止于此!
山神廟的地理位置設(shè)計得很妙。
滄州城東門外十五里是草料場;只出草場,投東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而山神廟,在草料場與市井之間,離草料場半里。
這樣,當陸謙等人從滄州前往草料場時,林沖從草料場去市井打酒,他們就不可能在火燒草料場之前狹路相逢。如果提前遇見,好戲就無法上演了。
這樣,林沖打完酒回到草料場,看見草廳倒塌,又因天色已晚,只得投宿山神廟,避免了與火燒草料場的陸謙等人碰面,也才有可能親眼見到火燒草料場,親耳聽到陸謙富安差撥三個奸人不打自招的“自供狀”。
山神廟還是林沖走上反抗之路的見證。
“(林沖)把被卷了,花槍挑著酒葫蘆,依舊把門拽上鎖了,望那廟里來。入的廟門,再把門掩上,傍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入的里面看時,殿上坐著一尊金甲山神。兩邊一個判官,一個小鬼。側(cè)邊推著一堆紙?!?/span>
“回來把富安、陸謙頭都割下來。把尖刀插了,將三個人頭發(fā)結(jié)做一處,提入廟里來,都擺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氈笠子帶上,將葫蘆里冷酒都吃盡了。”
為什么林沖殺完人還這么講究儀式感?為什么要把三個人頭擺在山神面前的供桌上?私以為大概有兩個目的:其一,以人頭為祭品,感謝山神的庇護,讓林沖大難不死躲過一劫并且得以認清真相手刃仇敵;其二,林沖想以這種獻祭儀式,在山神前莊嚴宣告,讓“金甲山神”“判官小鬼”作證,我林沖殺人是逼不得已,正所謂“殺人可恕,情理難容”,我林沖殺人有理有據(jù),有禮有節(jié),光明磊落。林沖殺死陸謙管營差撥三人之后,其性格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zhuǎn)變,之前自稱“罪囚”打算修葺草廳的忍辱負重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的林沖,在認清了高俅陸謙等人的真實面目之后,終于迸發(fā)出徹底的反抗精神,宣告與過去世界的決裂,山神廟,就是林沖走上反抗之路的見證。
山神廟的設(shè)置自然是刻意的,是作家謀篇布局的需要,但設(shè)置得合理且巧妙,這便是作家的匠心獨運了。
不得不說:山神廟,實在妙!
2022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