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曾講過,“度人先度己”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容易,都有自己的悲歡。
卡夫卡曾說過,你看到越久,就越看不清楚,在暮色蒼茫中一切也就隱藏得越深。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同,自己都不能感同身受的事,更不能指點他人了。
你幫得了別人一時,卻幫不別人一世,在自己沒有走到成功時,你是無法幫助其他人。
當(dāng)你遇到這三種情況,就沒有必要再維護(hù)了,懂得及時止損,就是最理智的決定。
莫管人閑事
魯迅說過,人類的悲歡并不相同,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
當(dāng)年我漸漸長大,就會慢慢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我的遭遇,所以當(dāng)你管得越多,別人未必能理解你的好心。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當(dāng)然也沒有絕對相像的兩個人。家庭環(huán)境、教育背景、工作經(jīng)歷,會導(dǎo)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習(xí)慣。
只要別人所做的事不觸犯法律和道德,你就沒有什么資格看不慣。
孔子曾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不要輕易去把別人的閑事,管好自己就好。
閑話少說是一種自覺,閑事少管是對自己的保護(hù)。
不要過度關(guān)心別人的私事,不要過度關(guān)心別人的生活,因為別人過得再好,終究不是你的人生。
生活中,懂得生活中的沉默是一種智慧,莫管人閑事是一種選擇。
余生真的不長,人到中年,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別再管再多的閑事了。
別人的悲歡,不用取悅
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自嘲而不嘲人,取悅他人不如悅己。
或許,有些人為了所謂的面子,而去選擇一些自己根本不喜歡事,但這種回過頭來看,就是不值得。
眾人的悲歡不盡相同,沒必要取悅他人,你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高興,假如自己不喜歡,就沒必要去做。
周國平說過,完全寄托他人理解上面的人,往往毫無價值。
生活中,沒有必要因為別人的評價,而失去了自己的快樂。
當(dāng)你在一段關(guān)系中,獲得的只是不受尊重,那么就沒有必要在維持這段關(guān)系了。
人到中年,懂得取悅自己,才是最理智的選擇,勸你早點明白。
有些傷害,真的沒必要原諒
“刺不扎在你身上,你永遠(yuǎn)不知道疼”,對于一些傷害,其實沒必要原諒,人不能太善良。
在人際關(guān)系中,一些人總是利用他人的夸容來洗白自己的所作所為,但其實是一種小丑行為。
有句話說,原諒別人就是寬恕自己,但有些人,根本不值得原諒,所以沒必要用自己的善良,來標(biāo)榜他眼中的自己。
還有人說,那些傷害可以使你更強(qiáng)大,但我想說,讓你更強(qiáng)大的不是傷害本身,而是你自己。
為人處事善良,但絕不對不是無原則的善良。
就連孔子都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可以用西方的話來說,“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人心總是相對的,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會怎樣對待別人,所以,人到中年,別再維護(hù)一些目地不純的關(guān)系。
人到中年,許多人的身上都擔(dān)負(fù)著一些責(zé)任,自己的靠山只有自己,對待別人的事,就不要管太多了。
作者:染夏英子,一個喜歡文字和茶的姑娘。自由撰稿人,你有故事,我有茶,陪你度過日月山河。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必刪,私我。喜歡我就關(guān)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