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帶娃也崩潰。
一奶爸下班回家加班,由于家里的大女兒和妻子都不在家,只好邊帶娃邊加班,一歲多的女兒想引起爸爸的注意,一屁股坐在了鍵盤上,弄亂了PPT,一時間沒控制住情緒的奶爸瞬間抓狂,對著女兒怒吼幾聲。
老育隔著屏幕也感受到了這位奶爸的抓狂,但好在情緒失控歸失控,沒有對孩子造成身體傷害。
另一個奶爸則因為帶娃情緒失控而釀成大禍,差點要了娃的命。
這位父親在輔導(dǎo)8歲的兒子寫作業(yè)時要求孩子把字寫工整,兒子不情不愿地一會兒找橡皮擦,一會兒找尺子,磨蹭了半天還沒下筆。
爸爸瞬間火冒三丈,揚起手就想給兒子的腦袋來上一巴掌,“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孩子條件反射下用手一擋,卻忘了手上還握著削尖的鉛筆。
結(jié)果這一掌就讓鉛筆直直地戳進孩子的后腦勺,僅差幾毫米就差點讓孩子肢體癱瘓,甚至?xí)猩kU!
帶娃帶到這個份上,還差點要了娃的命,老育看了都感到后怕。
其實帶娃這件事上,控制不住情緒的父母真的太常見了!大家還記得那位當著孩子的面狂扇自己巴掌的二胎媽媽嗎?這位媽媽送完大寶上學(xué)后,想哄小寶睡覺,但孩子怎么都不愿意睡、一直鬧脾氣,情緒失控下的媽媽忍不住大聲吼孩子甚至動起手來,極度委屈下開始自扇巴掌。
視頻中的孩子面對突然情緒失控的媽媽,一時間都手足無措,只能呆呆地看著媽媽。面對這樣的情景,老育既心疼無辜的孩子,又心疼這位媽媽。一個人帶兩個孩子,送走一個孩子,還得回來哄另一個孩子,精神壓力大、神經(jīng)緊繃、心累、無助,這些負面情緒圍繞著她,孩子的不乖、不配合就成為這位媽媽那一瞬間情緒爆發(fā)的導(dǎo)火索。
所以說,情緒失控還真不是一瞬間的爆發(fā),而是情緒的積攢下才爆發(fā)的。其實我們看到孩子鬧脾氣時總是想著先忍一忍,這么一看,情緒失控純粹是屬于一忍再忍、忍無可忍的產(chǎn)物。不過偶爾一次的情緒失控是可以挽回的。如果不小心對孩子發(fā)了脾氣,首先要做的是事后及時向孩子道歉,并向孩子解釋自己發(fā)火不全是他們的錯,還出于其他原因;就算過錯在于孩子,也萬萬不可用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對待孩子。但如果長時間地把自己的情緒傾瀉在孩子身上,對孩子而言是一生難以治愈的傷痛。
02
易怒的父母,會養(yǎng)出怎樣的孩子?
因為父母易怒、經(jīng)常性的情緒不穩(wěn)定而受傷的人不在少數(shù),受此影響?zhàn)B成的性格也會伴隨一生,這些孩子長大后往往厭惡自己的性格但又無法擺脫。易怒的父母養(yǎng)出來的孩子是什么樣?“別人以為我很好,舉止得體、善解人意、尊重他人,但其實我只是害怕冒犯、害怕沖突,所以唯唯諾諾、畏手畏腳。”
“活得懦弱且敏感?!?/p>
“我也成為父母那樣易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