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科植物
金櫻子(學(xué)名:Rosa laevigataMichx.),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分布于中國多省區(qū)。根皮含鞣質(zhì)可制栲膠,果實(shí)可熬糖及釀酒,根、葉、果均入藥。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和經(jīng)濟(jì)價(jià)值。金櫻子屬于常綠攀援灌木,高可達(dá)5米,小枝粗壯,散生扁彎皮刺,無毛。小葉革質(zhì),花單生于葉腋,花瓣白色,花期4-6月,果期7-11月。
中文學(xué)名金櫻子
目薔薇目
拉丁學(xué)名Rosa laevigata Michx.
科薔薇科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屬薔薇屬
種金櫻子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命名者及年代Michx., 1803
花期4-6月
果期7-11月
性味甘,澀,平
花單生于葉腋,直徑5-7厘米;花梗長1.8-2.5厘米,偶有3厘米者,花梗和萼筒密被腺毛,隨果實(shí)成長變?yōu)獒槾?;萼片卵狀披針形,先端呈葉狀,邊緣羽狀淺裂或全緣,常有刺毛和腺毛,內(nèi)面密被柔毛,比花瓣稍短;花瓣白色,寬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數(shù);心皮多數(shù),花柱離生,有毛,比雄蕊短很多。
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果梗長約3厘米,萼片宿存。花期4-6月,果期7-11月。[1]
喜生于向陽的山野、田邊、溪畔灌木叢中,海拔200-1600米。產(chǎn)中國陜西、安徽、江西、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臺灣、福建、四川、云南、貴州等省區(qū)。[1]
重瓣金櫻子(變型)
R. laevigataMichx. f.semiplenaYu et Ku in Bull. Bot. Res. 1(4): 17. 1981.
該變種花為半重瓣,直徑5-9厘米。產(chǎn)中國江西(浮梁)。生向陽山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