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楣(1622~1672),原名懿則,字遠(yuǎn)山,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女詩人。
明宗室朱議汶次女,吉水少司馬李元鼎室,禮部尚書振裕母。
著有《隨草詩馀》、《鏡閣新聲》、《隨草續(xù)編》、《亦園嗣響》等,收入《石園全集》中。
【晚秋懷里】
落葉驚殘夢,秋歸人未歸。
水明天一色,鴉帶晚霜飛。
【旅興】
身世蒼茫里,烽煙已數(shù)千。
旅愁春候覺,歸夢草堂前。
花徑迷蝴蝶,家山映杜鵑。
枝頭聞鳥語,猶自說燕然。
【聞子規(guī)】
忽聽啼鵑柳外飛,聲聲相喚不如歸。
人歸何似春歸易,芳草萋萋送落暉。
【舟泊鳩茲】
水闊春回接楚湘,學(xué)啼嬌鳥未調(diào)簧。
起來卷幔窺紅色,一抹青山帶夕陽。
【贈涂年侄女南歸·其一】
每話家園淚雨潸,薊門秋老雁初還。
驚魂自逐瀟湘水,忍見湓城山外山。
【春日感懷】
青春作伴已還鄉(xiāng),贏得新詩富草堂。
蘇圃漫添湖水綠,柴桑難問徑花黃。
荒城處處傷離黍,舊燕飛飛覓畫梁。
家國可堪寥落甚,怡情何地足滄浪。
【雨馀登避暑臺】
晚妝才罷試齊紈,夏木陰陰落照殘。
欲向?qū)优_窺遠(yuǎn)堞,偶飛疏雨染重巒。
濕云緩度鶯聲老,涼月還生燕語歡。
共挹荷香思茗飲,輕風(fēng)有意送梅酸。
【歲杪答梅君維揚(yáng)】
久閱關(guān)鄉(xiāng)未忍離,霏霏應(yīng)值到家時。
梅開芳信書憑早,夢繞江干月上遲。
彭澤喜裁歸去賦,蕪城愁和寄來詩。
新篘正熟思君賞,獨(dú)坐深宵且課兒。
【秋雨吟】
漫斗摴蒱金釧冷,暝煙猶綴秋千綆。
一聲新雁動離思,叫徹云根透纖影。
翠鈿寒生秋已仲,檐敲碎玉驚殘夢。
急雨初收問落花,清商暗度棲梧鳳。
素娥青女意飏飏,何事深閨恨夜長。
燕去燕還還復(fù)去,閒鷗依舊點橫塘。
【舟次清源和梅公韻】
南歸欲覓舊柴門,何意彈冠赴特恩。
三徑未成重理楫,千山遙憶隔啼猿。
香侵蓼國飄紅粉,露滴荷房瀉綠尊。
遠(yuǎn)岸菁蔥連雨足,閒鷗飛泛點秋痕。
朝廷有道思良弼,彤管承家愧昔媛。
新月含輝云外吐,斜峰倒影浪中翻。
偶來墜葉驚詩思,厭聽嚴(yán)更攪夢煩。
晚泊村宵難喔喔,平原戌獵鹿奔奔。
天涯篷轉(zhuǎn)隨征雁,澤畔桑深臥野豚。
銀漢乍回青鵲羽,金風(fēng)漸返木樨魂。
知君自為蒼生出,從古惟聞綺皓存。
把酒漫同兒女醉,頻年憂患不須論。
【如夢令·懷歸】
桂子香風(fēng)暗透。又是中秋時候。帶月卷簾窺,眉映碧波紋皺。消受。消受。惟有燕山依舊。
【菩薩蠻·立春贈梅君】
涼風(fēng)款款驚愁客。蕭蕭短發(fā)衣衫窄。秋色入園林。新蛩鳴夕陰。
江南莼正美。欲趁蘆花水。簾捲月痕收。砧聲隔畫樓。
【西江月·暮春雨夜】
細(xì)雨欲收春去,殘花暗約鶯留。無心閑玩強(qiáng)登樓。陌上行人還有。
泥滑難將舊恨,提壺喚起新愁。天涯芳草共悠悠。零落海棠消瘦。
【滿庭芳·才過春分】
花朝偕陳浣花君、朱女琴士宴集熊姑母東湖草堂,隨過杏花村舍,風(fēng)雨驟作而歸,因訂尼庵之約
才過春分,又將寒食,煙光處處宜人。欲邀仙侶,選勝趁芳辰。尚卜陰晴未穩(wěn),重游意、兀自逡巡。城南畔,招提小小,桃李亦紛紜。
閑評。傷往事,王孫草綠,帝女花芬。漸苔侵古徑,蒿滿閑門。剩有方池碧漲,凝情處、樹古亭新。還怊悵,踏青期阻,微雨杏花村。
【南鄉(xiāng)子·送熊雪堂少宰年嫂杜猗蘭南旋】
秋色淡晴光。又聽呢喃話別長。隨趁莼鱸歸去早,稱觴。帆曳西風(fēng)還芰香。
何日逐歸檣。不為驚秋淚染裳。雁足那堪傳客信,悲傷。眉黛牽愁酒數(shù)行。
【行香子·上已】
小小園亭。百卉芳馨。水邊花下任怡情。憑誰妙手,繪幅丹青。仿王摩詰,吳道子,倪云林。
風(fēng)動波平。景物撩人。綠秾翻燕剪紅輕。欣逢上巳,共賞良辰。擬蘭亭禊,飛英會,鷺鷗盟。
【木蘭花·秋雨】
囊空幸有書堆案。柳斂青眉秋已半。急風(fēng)斜雨助輕寒。消瘦芭蕉驚夢斷。
芙蓉醉雨真堪玩。戶外一聲初度雁。清霜有意妒芳華。故使年光容易換。
【千秋歲·春雪】
瓊花飄砌。點額新妝媚。微雨間,輕風(fēng)起。同云迷雁杳,繡閣添香沸。囊罄也,惟馀薄釀還堪醉。
幸識貧滋味。衙舍清如水。冰欲泮,寒應(yīng)已。心隨殘夢遠(yuǎn),意攪繁英碎。春又也,人歸不似春歸易。
【風(fēng)中柳·春歸詠燕】
滿地榆錢,恰是贖將春去。亂紅飄、殘鶯無語。斷腸春去。又值黃梅雨。燕慵飛、繡簾偷覷。
嗔婢垂簾,幾向枝頭如訴。故銜泥、把花箋污。晚香浮處。見薔薇半吐。翠煙鎖、一林飛絮。
【減字木蘭花·次康小范夫人韻】
杏園春暮。艷奪朝霞沾雨露。翠黛痕收。笑對桃花小檻幽。
雕梁燕語。草長蘼蕪知幾處。彤管輕描。和罷陽春柳絮飄。
注:圖片為吳伯滔 (1840一1895)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