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創(chuàng)作,寫出的字要有古意,要把古意和現(xiàn)代感結合起來,才是上乘的書法。古人的書法,對于我們,不僅僅是水平高的問題,還有過去時代的文化信息的問題。書法因為工具毛筆的特性,也反向促成了漢字結構的發(fā)展,包括由右至左,由上到下的布局、章法、寫法。而硬筆是近一二百年的事,適合字母式由左到右的寫法;而計算機的發(fā)明和辦公軟件的應用又是國外先行。這些都不會割裂毛筆與漢字的天然關系。而硬筆,同樣需要依托毛筆技法,才能寫好漢字。書法有它本身的'真態(tài)’,但是不同的書法家會削弱和改變這種'真態(tài)’,參與己意,我認為,這顯然就是個性的表達了。所以說,相比較公式化的書寫方法,我更想知道為什么'耶’字右側的那一豎那么長(顯然突破了黃金比例),人們還是覺得它是美的,以及背后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據(jù)傳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同時也是一部歷史故事劇和一位漫畫家的名字。書畫都不錯,但在他的字中又看不出一絲狂態(tài),字主要學趙孟頫,另外加些李北海的筆意,筆畫婉轉流暢,風格俊秀瀟灑;沒有丈夫氣,倒有女兒態(tài)――他的內心應該是溫柔的。代表作有《落花詩卷》,及一些題在畫上的詩文。
歡迎您在清雅閣駐足欣賞藝術,清雅閣的創(chuàng)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fā)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chuàng)作優(yōu)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贊、收藏、分享、轉發(fā)、評論。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chuàng)作優(yōu)質內容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