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要說女子在什么時候的地位最高,評選最高的應該當屬唐代。不僅唐代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在政治上發(fā)揮的作用也應當是任何朝代上都是無法比擬的。唐初的長孫皇后、武則天更是一代女皇。此外還有太平公主、安樂公主。哦對,還有一代女相上官婉兒。他們活躍在政治舞臺,在歷史上也是少見。
唐代女子干政現(xiàn)象
唐代最為著名的參與正字的女性當屬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唐代開國時期曾是李世民的妃子,唐高宗時期成為皇后,其中的歷程想必大家也是有所耳聞,并且與自己的丈夫一同執(zhí)政,兩人并稱二圣。
在這期間,武則天表現(xiàn)出極高的政治才華。史料記載,武則天當時垂簾聽政,不管是大小瑣事也要一一過問。百司們有事向朝廷上奏都要向武則天來裁決,李治身為當時的九五之尊相當于擺設。直到丈夫去世之后,武則天將自己先后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廢掉。在重重壓力之下,登上了皇位。
武則天稱帝之后,算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兒媳婦韋皇后也妄想步武則天的后塵。她的女兒太平公主在當時的權力也是非常之大,當時的唐睿宗對其也是頗為忌憚。當時的宰相向睿宗匯報政事,都要與她商議才作罷。
除此之外,安樂公主、一代女相上官婉兒也在這場政治的漩渦中來回周旋。創(chuàng)造了女性干政的局面。
唐代的社會風氣
唐代女子干政的現(xiàn)象為什么在唐代那么興盛呢?這種現(xiàn)象應該并不是偶然的。這種特殊的風氣倚賴于當時的社會風氣的影響,唐朝統(tǒng)治者本身就有胡人的部分血統(tǒng),并且受外來文化的影響非常深,整個國家與外來文化碰撞,在胡人的傳統(tǒng)中女性干政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夫妻之間也是平等的。
這種風氣表現(xiàn)在女性身上也是非常明顯,唐代女子的面貌也并不是傳統(tǒng)上的閨閣女子,而是昂揚向上且積極進取。女性的地位可以說是可以說是不差于女性,所以女性干政的現(xiàn)象在當時也是不足為奇。
唐代門閥士族勢力的殘余也是影響女性參政的一種因素。門閥士族雖然是在魏晉時期達到最高峰,但是一直到唐代一直是影響政局的強大力量。早在東晉時期當時的褚皇后就是借助門閥士族的力量,臨朝聽政。唐朝的武則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助門閥士族的力量,當時的山東士族與關隴集團的矛盾非常激烈。而武則天是山東士族中的代表,武則天能當上皇后,山東士族貢獻非常大。
唐高宗在要立皇后的時候,詢問各位大臣的意見。當時的遂良對此表示激烈的反對,而這時的李勣則表示反對,他說道:既然是皇上自己家中的事務,為何要問我們這些外人?正是因為門閥士族的幫助,武則天才有機會登上權力的最高峰。
女性的政治才華
當然,當時唐代女性的馭夫技巧也是相當高明,這為女性干政以及政治上的參與提供了很高的空間。唐代開國的長孫皇后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唐太宗李世民因為魏征敢于上諫,回去后非常不悅,向長孫皇后抱怨。
長孫皇后聽說后,默默的換了一身隆重的禮服,向太宗道喜,稱他是明君,為太宗有這樣的臣子而感到喜悅,太宗聽到聽到之后愁眉舒展。長孫皇后這樣的做法,不禁讓人佩服。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意見,這樣的處事智慧與手腕,也是唐代女性的一種特色。
像武則天與李顯之間深厚的感情,也是武則天能夠獲得極大權力的重要因素。武則天在感業(yè)寺出家時,主動給李治寫一首詩,他才得以返回深宮。武則天能夠當上皇后,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李治的幫助。而后,武則天干預政事,垂簾聽政也是得益于皇帝的信任。
當時的女性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且不依附于夫君。像當時韋皇后與中宗之間的感情深厚。就在中宗被貶之際,韋皇后身邊耐心開導,不離不棄。當時的女相上官婉兒也在詩中抒發(fā)自己的思緒。這些女性個性鮮明,才敢于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負。
女性干政的現(xiàn)象也是唐代那時期的產(chǎn)物,這種風氣在武則天稱帝之達到高峰,并且在舉行重大的宴會上讓女性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提拔政治上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女性,像上官婉兒就是在武則天的提拔后才得以登上政治舞臺。
結語
唐代女性干政現(xiàn)象是特定時代下的產(chǎn)物,不僅提高了女性的地位,還影響了當時的社會風氣。直到唐玄宗繼位之后,這種現(xiàn)象才徹底消失。雖然當時胡化的風氣非常興盛,但是傳統(tǒng)的倫理觀念還是制約著女性,最后這種獨特的現(xiàn)象只能是曇花一現(xiàn)。
參考文獻
姜祝文:《淺議唐代女性干政》
司馬光:《資治通鑒》
李昉:《太平廣記》
作者
錦年,自由撰稿人,歷史學愛好者,致力于研究歷史。期望用歷史垂訓鑒戒,塑造集體記憶,鑒往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