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啥說“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yè)”?這種說法你認同嗎?
關于先成家還是先立業(yè),這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解的問題。有人認為應該先成家,有了家心就定下來了,可以安心搞事業(yè)了。也有人認為應該先立業(yè),事業(yè)穩(wěn)定,有了一定的積蓄,也可以給另一半更好的生活。
對此,古人早已給出了答案:“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yè)”。古人為什么會這樣說?這其中又有什么深意?“良人”最早指的是善良,身家清白的人;后來又用來形容善良賢惠的女人或清白人家的婦女。再后來,良人成為了夫妻之間的互稱。在這句話中,“良人”指的是善良賢惠的女人。
那么,為什么說在遇到善良賢惠的女人時就要先結婚呢?我們都知道古時候男尊女卑的思想十分嚴重,很多家庭生下兒子就會繼續(xù)供養(yǎng),如果生下的是女兒,就會將其送人或放在河邊自生自滅。這就導致男女比例失衡,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漢朝時期我國6000多萬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少了八分之一。換句話說,在8個男人中,必然會有一個男人要面臨打光棍的處境。
但這并不代表著男人在找老婆的時候會降低要求。他們找老婆有三大標準:樣貌、身段、家世。首先就是樣貌,當然古時候的人跟現(xiàn)代人的審美還是有些不同的。我們現(xiàn)代人所喜歡的瓜子臉在古人眼里那是沒有福氣的臉型,甚至還會克夫。他們喜歡的是鵝蛋臉,額頭飽滿,臉頰較為豐滿,雖說下巴也是細長型,但沒有瓜子臉那么V,偏圓潤一些。這種臉型在古人眼中不僅標致,而且還更具有親和力。
這種臉形的女人性格溫和可親,雖說沒有那么的精明聰明,但溫婉大方有魅力,見了客人也不會表現(xiàn)的小家子氣。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還能給身邊人帶來福澤恩惠。其次就是身段。古人喜歡的身段其實跟我們現(xiàn)代人喜歡的還挺相像,那就是腰細屁股大的。他們認為這樣的女子才能旺夫旺子,而且這樣的身段好生養(yǎng)。至于那些妖嬈多姿的女子,只適合做妾,不適合做妻。最后就是家世。古人講究門當戶對,當然也有高門嫁女,低門媳婦這種情況。不僅要看對方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而且家世是否清白,有沒有干不正當行業(yè)的人,這些都會提前考察清楚,以免結婚后連累到自己。
以上就是古代男子娶妻的三大標準,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男子想要找一個“良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王公貴族可能還稍微容易一些,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那就是難上加難了。所以,不管是誰,如果遇到了“良人”,一定會立刻抓住機會,先成家后立業(yè)。不然錯過了這次機會,可能就再也不會遇到良人了。貴人最開始是對皇帝最高位妃嬪的稱號,地位僅次于皇后。后來到了晉代,為三夫人其三,位于九嬪之上。再后來,貴人就成為了對于地位尊崇人的尊稱。后世將其作為對自己有過很大幫助的人的尊稱。古人眼中的貴人屬于吉神,吉則更吉,兇可減兇。如果貴人臨于八字喜用的地支上,那貴人的作用就更大。若臨于八字所忌的支上,貴人可減一點兇。所以,如果能在人生某個階段遇到貴人相助的話,那代表著辦事將會比較順利,很多看起來很難的事情也會迎刃而解,就算是發(fā)生了突發(fā)事件,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處理。他們不僅可以在物質(zhì)或精神上給予我們幫助,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掃清眼前的障礙,潛移默化中影響并改變著我們的人生。
所以,古人認為這樣的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旦遇到,就要牢牢抓住,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時候,成家可以先放在后邊,先立業(yè)再成家。“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yè)”這句話放在今天,也仍舊成立。如果先遇到了你一生的良人,為何不能選擇先成家呢?如果貴人在先,又為何不能選擇先立業(yè)后成家呢?先成家還是先立業(yè),這本就是一道多選題,無論你最終做出怎樣的選擇,都無關對錯。但要記得一點,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那個能夠跟你共度一生的良人,也希望我們的事業(yè)都能風生水起!一個喜歡分享智慧、分享生活,穿越歷史長河,洞察社會本真,人性本色的文字夢想家。專注文學,專注與你分享每一次新發(fā)現(xià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