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什么公司最賺錢,相信大多數(shù)腦中的第一印象就是咱們所熟知一些新興互聯(lián)網巨頭,確實,我們經常在各種渠道看到他們每年收入上百上千億。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真正最賺錢的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這些互聯(lián)網公司,而是中國煙草總公司。
2017年中國煙草利潤總額達11145億,2018年實現(xiàn)利稅總額達到11566億元,2019年煙草行業(yè)實現(xiàn)工商稅利總額12056億元,從這些數(shù)據中我們看到那些看似巨無霸的企業(yè),在煙草總公司面前,都被烘托的無比渺小。
煙草行業(yè)之所以賺錢,在于煙民的數(shù)量和人群的穩(wěn)定性。我國有14億人口,而煙民總數(shù)保守的估計至少有3.5億人,每年消費卷煙數(shù)量超過5000萬箱,這些煙民每天能為我國煙草行業(yè)貢獻30多億元的營收。
我們都知道煙草燃燒后產生的煙霧至少含有上百多種有害成份,含致癌因素的多達60種之多!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死于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shù)近100萬。其中,與吸煙密切相關的肺癌,根據研究推算,我國遭受被動吸煙危害的人數(shù)高達5.4億,每年死于被動吸煙的人數(shù)超過10萬。
事實上,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都已經意識到吸煙問題的嚴重性,并出重拳控煙。如在香煙上印上“吸煙有害健康”和對煙草消費稅進行調整等。然而在多年的控煙行動中,效果似乎不是很明顯,抽煙人群始終是穩(wěn)中有增。
為此,有的專家指出原因可能在于香煙的價格偏低,可以通過提高香煙的價格來達到“控煙”的效果,遏制煙草消費的上升趨勢。
在今年相關會議上,就有人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提高煙草稅和煙草價格的建議》。建議中提到,在全國的絕大多數(shù)市場尤其是農村地區(qū),仍然有價格在2.5-3元左右的卷煙供應,這種極低價格卷煙的存在,削弱了煙草稅政策調整在控煙方面的有效性,加強了低收入人群吸煙者的消費替代效應,且增加了青少年初始吸煙并染上煙癮的可能性。
專家的建議提高煙草的價格出發(fā)點是好的,但這也成了農民的熱議的話題,但有的農民表示將提高煙草價格,確實能起到作用,但對于一天一包,甚至兩三包的煙民來說,心里面肯定是要抵觸的。而且提高價格對他們并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
有的農民也直言,有的老煙民多年前吸兩三塊的煙,煙漲價后他們寧可多花一些錢,該買還是得買,該吸還是得吸。
甚至有的農民調侃“提高煙價格,讓低價煙消失,不如禁煙,我承認我站著說話腰不疼”。
而大家之所以有這樣的言論,是因為,之前煙草已經調過了幾次價,但是控煙的效果卻不是很明顯。如今再次提高煙的價格效果能好嗎?或許對于低收入群體來說影響較大可能會起到很好的控煙效果,但對于高收入群體來說影響并不大。
那么你對怎么看呢?有什么建議?歡迎在評論區(qū)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