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春分,春天就已經(jīng)過半了,人體肝經(jīng)氣血正是旺盛之時,容易導致肝風內動,肝火上炎,出現(xiàn)眼睛痛、脾氣躁、頭暈頭痛、月經(jīng)時乳房脹痛、心情煩躁等情況。
如果此時不加干預,不僅會影響陽氣的正常升發(fā),到了夏天還可能會變得陽虛怕冷。所以今天教大家每天花10分鐘就能疏肝養(yǎng)肝的小技巧。
1
敲膽經(jīng)
膽主生陽,春天陽氣的升發(fā)靠的就是膽經(jīng),所以敲膽經(jīng)能夠提振陽氣,舒肝之氣郁。
位置:每天早上起來,雙手沿著褲線位置來回敲,痛處就是淤積所在,可以一直敲到?jīng)]有疼痛點為止。
方法:每天用空心拳頭,敲打膽經(jīng),敲10分鐘,敲到發(fā)熱,能促進排淤散滯。
2
推肝經(jīng)
足厥陰肝經(jīng)幾乎是人體最易瘀堵的經(jīng)絡。
因為肝主條達,能疏泄情志,如果生活壓力大,常生悶氣、抑郁悲傷,就容易氣血經(jīng)絡不通,肝經(jīng)淤堵,渾身疼痛。
位置:敲肝經(jīng)主要敲大腿的正內側,也就是內褲線的位置。
方法:每天睡覺之前把雙腿彎曲打開,先從左腿開始,雙手相疊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反復推上50遍就可以暢通肝經(jīng)、疏調肝氣,使肝膽在睡眠中充分地排毒。
3
按太沖
《靈樞》中說:“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p>
原穴是臟腑的原氣經(jīng)過和留止的部位。
太沖穴是肝經(jīng)的原穴,一但肝臟出現(xiàn)問題,肝經(jīng)的原穴太沖穴就會出現(xiàn)相應的反應,按壓太沖穴時會有壓痛感。
揉太沖穴可給心臟供血,對情緒壓抑、生悶氣后產(chǎn)生的反應有疏泄作用。
配合太沖穴向行間穴方向推,能起到消除肝臟郁結的作用。
位置:太沖穴在腳背上,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后方的凹陷中。
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4
喝花茶
降肝火,選菊花。
菊花盛開于秋天,對應秋之金氣,主降、主收,其質地輕清,走頭目,入肺經(jīng),肺降而生水,所以很適合在春天用來應對上火、眼干等問題。
▲菊花決明子茶 點擊購買
菊花能補肺、腎的水,還能引導肺水、腎水滋潤到肝,順應身體的運行來清肝火,是溫和的滋養(yǎng)之道。
血壓偏高的人群,尤其是干癢上亢型的高血壓患者,建議喝些三花飲。
做法:將菊花、金銀花、茉莉花一起來沖泡飲用,可清熱解毒、寧神靜思,幫助降血壓。
5
閉目養(yǎng)神
久視傷血,而肝本身又開竅于目,所以傷血的同時也會傷肝。閉目轉睛可以保養(yǎng)肝腎之精血,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排除雜念,靜養(yǎng)心神。
這個方法很適合在工作忙碌之時,調節(jié)情志使用。
閉目完還可以轉睛,即轉動眼珠,保持頭部不動,以遠方一個大型物體為目標,從左到上到右到下,再回到左,完成一個大圓圈。
如果肝火大,可以閉目、降氣,食指輕壓眼瞼,微微揉搓到眼珠發(fā)熱、發(fā)脹,便可緩解燥怒。
▽
以上幾個小技巧,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也不需要復雜的工具就可以完成,每天抽出幾分鐘,就能幫我們的肝臟減輕負擔,趕快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