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蟾酥內(nèi)服一次用量是(單選)
A.0.015~0.03克
B.0.3~0.6克
C.0.1~0.2克
D.0.002~0.004克
E.以上都不是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本題考查蟾酥的用量,記憶即可。蟾酥有毒,內(nèi)服0.015~0.03克(A對),多入丸散用。
點擊空白答題丨淡出動畫
02
內(nèi)服劑量限定0.3~0.9g的藥物是(多選)
A.膽礬
B.瓜蒂
C.雄黃
D.藜蘆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CD。本題考查藥物的劑量。在九版教材中,雄黃內(nèi)服入丸、散的用量為0.05g~0.1g,但在五版教材中雄黃的用量為0.3~0.9g(C對)。在九版教材中,藜蘆內(nèi)服入丸、散,用量為0.3~0.6g。但在五版教材中的用量為0.3~0.9g(D對)。膽礬溫水化服,0.3~0.6g(A錯)。瓜蒂煎服,2.5~5g;入丸、散服,每次0.3~1g(B錯)。注:本章藥物的用量為??純?nèi)容,應(yīng)注意總結(jié)記憶,但需以最新教材為準(zhǔn)。
點擊空白答題丨淡出動畫
03
下列除哪項外都是明礬的功效(單選)
A.解毒殺蟲
B.燥濕止癢
C.息風(fēng)止痙
D.止瀉止血
E.清熱消痰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C。明礬即白礬,是攻毒殺蟲止癢藥,味酸澀性寒,外用可解毒殺蟲(A對),燥濕止癢(B對);其性澀,內(nèi)服入肝經(jīng)血分,可收斂止血;亦可澀腸止瀉(D對);寒能清熱,酸苦涌泄,可清熱消痰(E對)。明礬沒有息風(fēng)止痙的作用(C錯,為本題正確答案)。
點擊空白答題丨淡出動畫
04
外用不可入目的藥物是(單選)
A.硼砂
B.爐甘石
C.蟾酥
D.冰片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C。本題考查藥物的使用注意。蟾酥是攻毒殺蟲止癢藥,為??純?nèi)容,其功效是解毒、止痛、開竅醒神。蟾酥有毒,外用不可入目(C對)。爐甘石具有解毒明目退翳,收濕止癢斂瘡的功效,是眼科外用常用藥(B錯)。硼砂外用能清熱解毒、消腫防腐,是眼科(A錯)及喉科常用藥。冰片有良好的瀉火解毒、清熱之痛之功,為五官??朴盟?,治療目赤腫痛,單用點眼即可(D錯)。
點擊空白答題丨淡出動畫
05
白礬、蛇床子皆可用治的病證是(單選)
A.濕疹瘙癢
B.耳痛流膿
C.目赤腫痛
D.咽喉腫痛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白礬外用可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nèi)服止血,止瀉,化痰。蛇床子功效為殺蟲止癢,燥濕祛風(fēng),溫腎壯陽。二者都有燥濕止癢的作用,均可用于治療濕疹瘙癢、疥癬(A對)。
點擊空白答題丨淡出動畫
中藥學(xué)各論
——攻毒殺蟲止癢藥
(全國卷歷年出題數(shù):15道)
1攻毒殺蟲止癢藥
(1)含義:以攻毒療瘡,殺蟲止癢為主要作用的藥物,分別稱為攻毒藥或殺蟲止癢藥。
(2)性能功效:本類藥物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大多能攻毒殺蟲。
(3)適用范圍:主要適用于某些外科皮膚及五官科病證,如瘡癰疔毒、疥癬、濕疹、聤耳、梅毒及蟲蛇咬傷、癌腫等。
(5)使用注意:本類藥物內(nèi)服使用時,宜作丸散劑應(yīng)用,使其緩慢溶解吸收,且便于掌握劑量。本類藥物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所謂“攻毒”即有以毒制毒之意,無論外用或內(nèi)服,均應(yīng)嚴(yán)格掌握劑量及用法,不可過量或持續(xù)使用,以防發(fā)生毒副反應(yīng)。制劑時應(yīng)嚴(yán)格遵守炮制和制劑法度,以減低毒性而確保用藥安全。
2攻毒殺蟲止癢的配伍
雄黃配白礬
雄黃溫燥有毒,外用或內(nèi)服均可以毒攻毒而解毒殺蟲療瘡;白礬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兩藥合用治癰腫疔毒效顯,如二味拔毒散。
3攻毒殺蟲止癢的相似功效比較
(1)蛇床子與地膚子
二者均可止癢,用治濕瘡、濕疹、陰癢、帶下。但蛇床子可散寒燥濕,殺蟲止癢,宜于寒濕或虛寒所致者,并治疥癬;而地膚子為清熱利濕以止癢,尤宜濕熱所致者。再有,蛇床子又溫腎壯陽,治陽痿、宮冷不孕以及濕痹腰痛;地膚子清熱利濕之功又治小便不利、熱淋澀痛。
(2)硫黃與雄黃
二者均能解毒殺蟲,常外用于疥癬惡瘡濕疹等癥。然雄黃解毒療瘡力強,主治癰疽惡瘡及蟲蛇咬傷;內(nèi)服又能殺蟲,燥濕,祛痰,截瘧,亦治蟲積腹痛、哮喘、瘧疾、驚癰等證。硫黃則殺蟲止癢力強,多用于疥癬、濕疹及皮膚瘙癢;并具補火助陽通便之效,內(nèi)服可療寒喘、陽痿、虛寒便秘等證。
4具體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