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黑坑還是競技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摸透魚情確定適宜的釣法,是制勝關(guān)鍵,那么如何快速摸透魚情確定釣法?聽聽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高手在線嘉賓鄭益村的實踐總結(jié)吧
常言道:釣無定法。沒有一成不變的魚情,也沒有一成不變的釣法,只有辯證思考、變化適應(yīng),才能有的放矢。想成為常勝將軍,分析魚情魚情是第一步。
釣浮的可能性分析:首先在作釣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較多截口、撞線,或者浮漂翻身時動作較多,而翻身之后往下走,在快接近底部時魚口動作變少,說明此時魚在上層或中上層。
其次作釣中出現(xiàn)浮漂頂死現(xiàn)象、截口多,且揚竿中魚,那么打浮的概率大,此時可以根據(jù)目標魚的大小,確定投餌量及散炮配比。魚體較大相應(yīng)的投餌量也增加,或者上浮較為厲害時,可將散炮的比重調(diào)輕,達到入水即化;而當作釣發(fā)現(xiàn)魚口較少,可采用拉餌帶散炮的方式,將拉餌拉的飽滿些,散炮開的稍微粘一點。
釣底或離底的可能性分析:不管是黑坑還是競技池都存在一個釣放的問題,也就是釣友常說的回鍋魚。面對回鍋魚時,由于作釣魚種不同,所采的釣法也有所差異。鯽魚一般以釣底或離底截口為主;而鯉魚以釣底居多。使用散炮時,釣鯽魚以粉末狀為主,而釣鯉魚需以粗顆粒為主這樣利于底部做窩,同時誘魚和留魚的效果更好。
此外回鍋魚受驚后多聚集在魚塘中間,因此在不限竿長的黑坑,可以選擇5.4米以上的釣竿;而在限竿長的黑坑則可以采用大跑鉛釣法應(yīng)對。
采用大跑鉛釣法時,可選擇一支吃鉛量最小的浮漂,如開始使用釣混養(yǎng)的3號浮漂作釣,當感覺漁獲量不大,而且釣點前方有魚星,魚卻不進窩,便可將浮漂換成吃鉛量最小的小鯽魚浮漂,將浮漂往上推,直至漂目露出水面,再將鉛座打開即可。也可以選擇專為大跑鉛設(shè)計的浮漂,只是市面上較少見。這種浮漂的吃鉛量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漂腳四十公分左右,漂身大概兩公分,漂目僅有三目,作釣時餌料的落點與釣竿是在一條直線上,浮漂可露出水面兩目、三目甚至漂肚,垂釣過程中將鉛皮座打開,魚咬鉤便會帶動線組與浮漂反映信號,及時揚竿中魚。
愛釣者:請問如何將拉餌拉飽滿?
鄭益村:這個與拉餌的手法及開制方法都有很大的關(guān)系,首先選鉤需質(zhì)量過關(guān),鉤條盡量細一點,這樣拉餌時餌料填充在鉤門中,便會飽滿很多;其次綁線要綁好,很多釣魚人釣著釣著子線便跑到鉤背上,這樣拉餌時容易形成兩個球,并不飽滿;第三拉餌時鉤子立起后覆上餌團,抽鉤的速度盡量放慢柔和些,出來的餌型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