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gòu)圖究竟為了什么?
三分法、引導線、對稱、S型、對角線、框架……這些”構(gòu)圖法”就是構(gòu)圖君本尊嗎?
你知道,我一定說不的。
在我看來,所謂種種”法”,只是方便”口”說的方法論,教條主義而已,并不走”心”。
千萬別中了教條的毒。
生搬硬套,只能證明你不懂構(gòu)圖;甚至,只會讓你和真正的構(gòu)圖越離越遠。
那什么是構(gòu)圖的真義?
來。Go to!
從我今晚看到的一則拍攝點評說起。
被評圖如下。
?
對上圖,某”校長”點評曰:
”……照片拍得非常好,道路有延伸感,人從霧中走來。
”第一眼看到這張照片時,我想是不是加強一下人物的反差,讓畫面中的人更加突出,但是仔細再想,這樣可能又破壞了霧的氛圍。
”曝光方面,照片轉(zhuǎn)成黑白,挺好的。沒有什么問題。
”虛實方面,沒有什么問題,全清晰的。
”構(gòu)圖來說,人物放在了三分線的交點處,這是一個挺典型的三分法構(gòu)圖,這個柵欄放在了比較靠近中間了。如果放在旁邊的話,能讓畫面更突出一下人走的這條路,是另一種拍法。那么人物就需要居中。我覺著這兩種構(gòu)圖應該都還不錯。作者選擇了三分法,我認為也沒有什么問題,主要是場景確實太好了。 ”
看完校長級點評,說說我的看法。
什么是構(gòu)圖的意義?
構(gòu)圖是為了引導觀眾的視線到主體上去!各種如雷貫耳的構(gòu)圖法,莫不為此服務。
回歸審美的本源,這應該都沒意見吧?
既然這樣,上述”校長”點評,就有幾點值得商榷了。
一、這是典型的三分法構(gòu)圖嗎?真不知從何說起,生套構(gòu)圖法真的沒意義。
標準的三分(或九宮)法,是為了突出主體而存在的。但上圖中,欄桿把畫面幾乎一分為二,且分量極重,嚴重干擾作者本希望引導向主體的視線。
所有人的視線一定逃不過欄桿的引力。如果上圖硬要套一個構(gòu)圖法,引導線法倒更合適些。因為,如果主體站上欄桿,會很顯眼,雖然這樣子很怪,呵呵。
因此上圖并不是標準三分法(或九宮格)適用的畫面。
二、讓畫面中的人更突出是絕對真理。用提高反差的方式突出霧中人物,是與虎謀皮,這一點,”校長”也沒說錯。
不過,有個辦法──主體(人物+狗)留色,”校長”可以了解一下。
所以,”轉(zhuǎn)成黑白挺好”這話只對了一半。
轉(zhuǎn)黑白的主要目的是,屏蔽過多色彩干擾,只保留明暗關(guān)系,以使主體突出。
但上圖如果要突出主體,貌似只有將主體留色、利用與低飽和度環(huán)境的反差來達成,除此別無他法。
籍此,即便很多霧景確實挺適合黑白,但是對于上圖,全盤黑白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可能有些人不愛聽,但黑白真的不是萬能的。
基于以上梳理,可以嘗試作如下調(diào)教:
一、裁切右側(cè),使主體居中;
二、留主體色彩,環(huán)境保持黑白;
二、提高中部霧體的亮度,拉低右上方霧體亮度,將光線集中于畫面中部,烘托主體。
結(jié)果如下:
?
照顧到人眼在圖片觀賞上,有不自覺橫、縱向擴展的偏好(害得不少人對方形圖不感冒,覺得受拘束),可以再來一刀。
如下。
?
可比原圖順眼一些?
構(gòu)圖有風險,
點評需謹慎。
別誤導小朋友哦,哈哈。
(感謝攝友提供的圖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