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層操作
從對話框新建一個圖層[Ctl] + [Shift] + IN]
以默認選項建立一個新的圖層[Ctrl] + [Alt] + [Shift] +[N]
通過拷貝建立一個圖層[Ctrl] + [J]
通過剪切建立一個圖層[Ctrl] + [Shift] +[U]
與前一-圖層編組Ctrl] + [G]
取消編組[Ctrl] + [Shift] + [G]
向下合并或合并聯(lián)接圖層[Ctr] + [E]
合并可見圖層ICtrl] + [Shift] +[E]
蓋印或蓋印聯(lián)接圖層[Ctrl] + [Alt] + [E]
蓋印可見圖層[Ctrl] + [Alt] + [Shift] + [E]
將當前層下移一層Ctr] + [ [ ]
將當前層上移一層[Ctrl] + [ ] ]
將當前層移到最下面[Ctrl + [Shift] + [ [ ]
將當前層移到最上面[Ctr] + [Shift] + [ ] ]
激活下一一個圖層[Alt] + [ [ ]
激活上一一個圖層[Alt] + [ ] ]
激活底部圖層[Shift] + [Alt] + [ [ ]
激活頂部圖層[Shift] + [Alt] + [ [ ]
調整當前圖層的透明度(當前工具為無數(shù)字參數(shù)的,如移動工具)[0]至[9]
保留當前圖層的透明區(qū)域(開關) [/]
視圖操作
放大視圖[Ctrl] + [+]
縮小視圖[Ctrl] + [-]
滿畫布顯示[Ctl] + [0]
實際象素顯示[CtrI + [Alt] + [0]
顯示彩色通道[Ctrl] + [~]
顯示單色通道[Ctrdl + [數(shù)字]
以CMYK方式預覽(開) [Ctrl] + [Y]
打開/關閉色域警告[Ctr] + [Shift] + [Y]
向右卷動-屏ICtrl] + [PageDown]
向上卷動10個單位[Shift] + [PageUp]
向下卷動10個單位[Shift] + [PageDown]
向左卷動10個單位[Shift] + [Ctrl] + [PageUp]
向右卷動10個單位[Shft] + [Ctr] + [PageDown]
將視圖移到左上角[Home]
將視圖移到右下角[End]
顯示/隱藏選擇區(qū)域[Ctrl] + [H]
顯示/隱藏路徑[Ctrl] + [Shift] + [H]
顯示/隱藏標尺[Ctr] + [R]
鎖定參考線[Ctr] + [Alt] + [;]
貼緊網(wǎng)格[Ctrl] + [Shift] + [']
顯示/隱藏顏色面板[F6]
顯示/隱藏圖層面板[F7]
顯示/隱藏信息面板[F8]
顯示/隱藏動作面板[F9]
顯示/隱藏所有命令面板[TAB]
顯示或隱藏I具箱以外的所有調板[Shift] + [TAB]
左對齊或頂對齊[Ctrl] + [Shift] + [L]
中對齊[Ctrl] + [Shift] + [CI
右對齊或底對齊[Ctrl] + [Shift] + [RI
左/右選擇1個字符[Shift] + [-1/ [→]
下/上選擇1行[Shift] + [1] / [1]
選擇所有字符[Ctrdl + [A]
選擇從插入點到鼠標點按點的字符[Shift] 加點按左/右移動1個字符[←] / [→]
下/上移動1行[↑] / [↓]
左/右移動1個字[Ctrl] + [←] / [→]
將所選文本的文字大小減小2點象素[Ctri] + [Shift] +[<]
將所選文本的文字大小增大2點象素[Ctrl] + [Shift] +[>]
將所選文本的文字大小減小10點象素[Ctrl] + [Alt] +[Shit] + [<]
將所選文本的文字大小增大10點象素[Ctrl + [Alt] +[Shft] + [>]
將行距減小2點象素[Alt] + [↓]
將行距增大2點象素[Alt] + [↑]
將基線位移減小2點象素[Shift] + [Alt] + [↓]
將基線位移增加2點象素[Shift] + [Alt] + [↑]
將字距微調或字距調整減小20/1000ems [Alt] + [←]
將字距微調或字距調整增加2071000ems [Alt] + [→]
將字距微調或字距調整減小100/1000ems ICtr] + [Alt] +[←]
將字距微調或字距調整增加100/1000ems [Ctrl] + [Alt] +[→]
實用功能
美化照片
1打開原圖素材,按Ctrl + J 把背景圖層復制,選取面部。
2.點確定后會出現(xiàn)虛形選框,把頭發(fā)及其他部分利用AIt+選區(qū)工具去掉,得到面部選區(qū)。
3.Cr+J 復制得到一個新的選取圖層,接下來開始對這個圖層進行處理,首先把這個圖層改為“濾色“模式。
4.接下來對這個圖層進行高斯模糊濾鏡處理,調整模糊的半徑大小到合適程度,然后按Ctrl + Shift+Alt+ E, 蓋印一下可見的圖層,得到磨皮效果圖層。
5.重復進行了幾次磨皮處理,圖片亮度變得很高,這時將這個圖層的透明度進行適當?shù)恼{整。
6.修飾細節(jié),新建一個圖層,蓋印圖層,選擇加深工具把五官的輪廓部分加深一點。
7.選擇減淡工具,曝光度為10%左右,把人物臉上有反光部分涂亮。
8.用鋼筆工具把人物嘴唇部分摳出來,適當羽化后,稍微調亮。
9.照片美化完成。
修復老照片
1.用PS打開張老照片。
2.ctrl+J,復制- -層,在圖層1進行操作。
3.圖像調整去色。
4.ctrl+J再復制一個圖層,防止修復中出現(xiàn)大的失誤,還可以存一份備份。
5.濾鏡雜色蒙層與劃痕。
6.邊拖動半徑和闕值,邊觀看修復后的效果,每張照片需要的數(shù)值都不同,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7.選擇工具欄左側的“修補”工具。
8.在臟亂的地方畫一一個圈,把它圈起來。
9.拖到照片中保存較完整的地方。
10.這一區(qū)域的修復完成,其它地方同樣使用修補工具進行修復。
11.濾鏡-模糊-高斯模糊。
12.數(shù)值選擇1.7
13.點擊圖層工具下第二個添加圖層蒙版。
14.選擇工具欄中的“畫筆'工具。
15.前景色為黑色,刷出眼睛和嘴巴。
16濾鏡-銳化-USM銳化。
17.Ctr1+E ,向下合并圖層。
18.使用圖層工具,選擇”可選顏色”。
19.找到中性色,數(shù)值為18。
20.Ctrl+L ,用色階調亮度,調整成合適的數(shù)值范圍。
21.照片修復完成。
添加濾鏡
1雜色濾鏡
主要用于較正圖像處理過程(如掃描)的瑕疵,共有4種,分別為蒙塵與劃痕、去斑、添加雜色、中間值濾鏡。
2.扭曲濾鏡
用幾何學的原理, 對影像中所選擇的區(qū)域進行變形、扭曲,可以創(chuàng)造出三維效果或其他的整體變化,共12種。
3.抽出濾鏡
主要用來摳圖,抽出濾鏡既可以摳煩雜背景中的散亂發(fā)絲,也可以摳透明物體和婚紗。
4.渲染濾鏡
渲染濾鏡可以在圖像中創(chuàng)建云彩圖案、折射圖案和模擬的光反射。也可在3D空間中操縱對象,并從灰度文件創(chuàng)建紋理填充以產生類似3D的光照效果。
5.CSS濾鏡
分為基本濾鏡和高級濾鏡兩種??梢灾苯幼饔糜趯ο笊?,立即生效;也可以配合JavaScript等腳本語言,產生更多變幻效果。
6.風格化濾鏡
通過置換像素和通過查找并增加圖像的對比度,在選區(qū)中生成繪畫或印象派的效果。使用“查找邊緣“和'等高線”等突出顯示邊緣的濾鏡后,可應用”反相”命令用彩色線條勾勒彩色圖像的邊緣或用白色線條勾勒灰度圖像的邊緣。
7.液化濾鏡
可用于推、拉、旋轉、反射、折疊和膨脹圖像的任意區(qū)域,達到修飾圖像和創(chuàng)建藝術的強大效果??蓱糜?位通道或16位通道圖像。
8.模糊濾鏡
可以使圖像中過于清晰或對比度過于強烈的區(qū)域,產生模糊效果。通過平衡圖像中已定義的線條和遮蔽區(qū)域的清晰邊緣旁邊的像素,使變化顯得柔和。
(提示:軟件版本不同,快捷鍵會有所不同,僅供學習參考)
日常干貨屯起來,關鍵時候用得上
以上干貨你學會多少,
你還有什么好用的PS技巧
在評論區(qū)分享出來吧!
------------------------------
主編:何冬
文字源自:網(wǎng)絡
審核:晏丹丹 周雨欣 傅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