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6日,Haalthy肺騰助手邀請了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的孫思醫(yī)生,為大家?guī)硪粓鲫P于“基因檢測”的精彩線上講解。快來和肺騰一起回顧一下吧!未參與的小伙伴們也不會錯失一個億啦!
醫(yī)生簡介
(小伙伴們也可以掃碼關注后回聽哦)
講解整理
孫思醫(yī)生這次線上分享的主要內(nèi)容是:基因檢測的適宜人群以及如何根據(jù)基因檢測結果選擇藥物。
非小細胞肺癌中,腺癌占40%,是最多的人群;其次為鱗癌占30%;其他包括大細胞癌、肉瘤樣癌、未分化腫瘤占30%。
目前,肺癌治療模式從臨床腫瘤學模式逐步轉向精準醫(yī)學治療模式。早期,患者的肺癌分型是以組織學分型為主,分為腺癌、鱗癌等;隨著精準醫(yī)學的發(fā)展,現(xiàn)今肺癌分型轉變?yōu)橐?span style="color: rgb(8, 188, 190);">基因分型為主,分為各個亞型。
這種模式的轉變在鱗癌患者中還不明顯,因為鱗癌患者的基因突變大部分以抑癌基因突變?yōu)橹?,然而抑癌基因突變在臨床上很難作為藥物治療靶點,因此鱗癌患者使用靶向藥物的效果不佳,因此對于鱗癌患者而言,可以不必做基因檢測。
但是對于腺癌患者而言,基因檢測很有必要,如EGFR、ALK等,也有相應的靶向藥物。這些靶向藥物不僅療效高并且經(jīng)過醫(yī)保局的談判,已經(jīng)進入醫(yī)保了!
是否所有的腺癌患者都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呢?進行過根治性手術后是否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呢?
對于大部分能夠進行外科手術的患者而言,術后沒有必要進行靶向藥物治療,即術后患者不需要進行基因檢測。
對于分期較晚如IIB、IIIA期的患者,身體不能耐受術后輔助化療,則可以進行基因檢測,查看是否可以進行術后靶向治療。
一般,分期較早的大部分I期患者不需要進行術后輔助化療,II期、IIIA期患者術后使用輔助化療,可以選擇進行基因檢測。
發(fā)生轉移或者不能通過手術根治的患者尤其是肺腺癌患者,則必須要做基因檢測。
一項研究顯示,驅動基因檢測為患者帶來了更好的臨床獲益。如下圖所示:
黑線代表驅動基因陽性,接受靶向治療的患者;
紅線代表無驅動基因的患者;黃線代表有驅動基因,未接受靶向治療的患者;黑線患者的生存時間明顯高于其他兩者。
驅動基因檢測方法包括
1) 傳統(tǒng)的方法:RT-PCR方法、Sanger測序法、ARMS方法、FISH方法等,每一種方法都有對應的基因。
2) NGS技術,一次性可以對很多基因進行序列測定,目前可以檢測出100、300甚至500左右的基因,有利于醫(yī)生幫助患者進行藥物選擇。
針對EGFR突變,ARMS方法可以檢測出29種基因突變,但是NGS方法可以檢測出更多突變,醫(yī)生獲得的檢測信息更多了。
另外,NGS方法在罕見基因突變檢測上,更具有優(yōu)勢。例如,RET突變就是通過NGS方法檢測出來的。2012年,從一名不吸煙的晚期肺腺癌男性患者中,使用NGS測序方法發(fā)現(xiàn)了RET基因融合突變。
RET融合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發(fā)生比例在1%-2%之間。在EGFR、ALK、KRAS陰性突變患者中,對這部分患者進行RET融合檢測,發(fā)現(xiàn)頻率能提高16%以上。
這里提到RET基因融合,那么什么是基因融合呢?
基因融合是指由原癌基因和其他驅動基因相融合,進而導致細胞增殖,腫瘤產(chǎn)生。
RET是原癌基因,正常情況下,不發(fā)生作用,但是它與KIF5B或CCDC6等基因融合后,這些基因就類似于發(fā)動機,直接導致RET擴增,進而導致細胞增殖、腫瘤產(chǎn)生,這種基因就稱為融合基因。
RET融合檢測目前有以下幾種檢測方法!
1.免疫組化,臨床上較少使用
2.FISH檢測法,臨床上最常用,也是檢測融合基因重要方法
目前,治療RET融合基因常用的藥物有卡博替尼、凡德他尼、樂伐替尼,這三種藥物都是多靶點抑制劑。
什么是多靶點抑制劑?
多靶點抑制劑指不僅僅針對RET融合基因,還針對其他體內(nèi)存在的靶點,包括抗血管生成的靶點。
靶點越多,藥物毒副反應越大。因此上述三種藥物雖然對RET融合有抑制作用,但是副反應相對較大。
今年有一種專門針對RET融合突變靶點的藥物:BLU-667,目前正在進行臨床研究,副作用相對更小。
二代測序不僅可以檢測出RET融合基因,也可以檢測出ROS1基因。2012年,美國和韓國學者通過二代測序方法相繼發(fā)現(xiàn)肺腺癌患者中ROS1融合基因。包括C-MET 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
因此,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患者可以首選二代基因測序,因為不但可以發(fā)現(xiàn)常見基因突變,也可以提高檢出率,從而提供患者更多藥物選擇的機會。
針對常見基因突變?nèi)纾篍GFR突變,有許多靶向藥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奧希替尼等,這些藥物很多已經(jīng)進入醫(yī)保,包括ALK基因也有很多靶向藥物。
針對罕見突變中的MET突變,可以使用克唑替尼;針對HER2擴增,可以使用曲妥珠單抗或阿法替尼;針對HER2插入突變,可以使用波齊替尼;針對HER2,可以使用卡博替尼等藥物;針對BRAF,可以使用維洛菲尼;針對RET突變,可以使用卡博替尼、阿來替尼、阿帕替尼、凡德他尼以及BLU-667?;颊咄ㄟ^二代基因測序可以發(fā)現(xiàn)罕見突變,目前針對罕見突變,很多藥物正在研發(fā)階段。這些新的藥物也將帶給患者新的治療機會。
比如之前被譽為“抗癌神藥”的拉羅替尼,是針對NTRK1的突變的,針對17種腫瘤,有效率達到75%,一旦發(fā)生該基因突變,應用拉羅替尼的有效率非常高。
恩曲替尼是針對ROS1陽性患者,有效率達77.4%;波齊替尼是針對EGFR20 號外顯子插入突變,55%的患者可以從波齊替尼中獲益。
RET融合突變也被稱為“RET重排突變”,卡博替尼對RET融合突變有效率達31%左右,但是卡博替尼是多靶點藥物,因此手足皮膚反應、腹瀉等副作用也較多。
LOXO -292也是針對RET融合突變的,與“神藥”拉羅替尼來自于同一家公司。該藥物主要針對RET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和甲狀腺髓樣癌患者。
有研究將LOXO -292 用于治療這兩類患者中,選取了82名患者。
這些患者中有49名攜帶RET融合陽性腫瘤,29名甲狀腺髓樣癌患者攜帶RET突變陽性;試驗表明LOXO-292 療法總緩解率達到77%,RET突變陽性的甲狀腺髓樣癌患者中,該療法的總緩解率達到45%。
針對RET融合基因的最新藥物——BLU-667,是由美國的Blueprint Medicine 公司開發(fā)的一種口服、強效、高選擇性的、專門針對RET變異的小分子靶向抑制劑,由于具有高選擇性,因此相較于卡博替尼、凡德他尼、樂伐替尼等多靶點抑制劑,它的副作用更小!
即使患者之前應用過化療,應用BLU-667療效也非常顯著,60%的患者腫瘤縮小或消失。
這與既往化療藥物治療時代不同,我們知道,如果患者在使用過一線化療后,更換新的化療藥物時,有效率會大大降低。然而應用小分子化療藥物時,即使過去使用過其他藥物,仍然會有很好的療效。
BLU-667對鉑類化療后有疾病進展的RET融合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獲得FDA突破性治療認定。
今年3月,中國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已經(jīng)批準了BLU-667在中國的I期臨床試驗,相信不久后就會聽到臨床招募開展的好消息。
直播就這樣結束了?當然沒有!下篇更精彩哦!又是滿滿的干貨,!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