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最近的熱播,一反從前后宮劇的套路。它雖然是以宋仁宗時期后宮瑣事為線索,卻置身于北宋文華鼎盛時期的大背景之中,與正史結(jié)合相當(dāng)緊密。而且,盡管也充斥著宮斗,大多卻以史實為基礎(chǔ),并沒有添加過分的虛擬夸張情節(jié),讓人大呼過癮。其它宮斗劇中的大反派往往心機(jī)深重,《清平樂》中的“反面人物”張娘子卻是一個魯莽而直率之人。
如果按照其它的劇本,這樣的后宮女子只能是出場不久就要領(lǐng)盒飯的龍?zhí)?,根本活不了幾集。然而,在這部尊重歷史的電視劇中,她注定是宋仁宗的心頭肉,備受寵愛。其實,張娘子的原型溫成皇后也確實如此,但在表面風(fēng)光的背后,卻是一個最可憐的苦命人。
如果不知道前因后果,初看她的履歷,還以為出身很好。因為她的父親王堯封是太師開府儀同三司、清河郡王。可惜的是,這不過是張氏獲得宋仁宗寵愛后,早已死去的王堯封被追授的顯貴而已。在王堯封生前,不僅一窮二白,而且去世很早,讓包括張氏在內(nèi)的三姐妹被迫入宮。
此時的張氏,年僅八歲,入宮就是準(zhǔn)備當(dāng)宮女,好歹混口飯吃。這樣的童年,即便是在古代,也是非常悲慘的。她入宮后,就被一名賈姓宮女收養(yǎng),也就是電視劇中的賈教習(xí)之原型。因為容貌出眾,在一次酒宴上,跳著曼妙舞姿的張氏讓宋仁宗一見傾心,從此改變了身份,成為御嬪。
張氏到來的時機(jī)很好,不早不晚。宋仁宗有兩個皇后,第一個是名義上的母親劉娥所指定的郭皇后,第二個是養(yǎng)母楊氏所指定的曹皇后??上В齻儏s都不得寵。而且,宋仁宗的后宮雖然人數(shù)眾多,但也沒有幾個合意之人。唯有張氏的出現(xiàn),才打破了寧靜。
張氏受到宋仁宗的寵愛,是后宮所有嬪妃都望塵莫及的。她輕輕松松地升級,地位如同火箭一般躥升。就連曹皇后,幾次都差點因為張氏受寵而被廢。有次宮中發(fā)生騷亂,明明是曹皇后臨危不亂,穩(wěn)定是局面。宋仁宗卻懷疑她自導(dǎo)自演,從中邀寵,倒是沒有起到半點作用的張氏,卻以“護(hù)駕有功”而進(jìn)位為貴妃。
當(dāng)年楊貴妃愛吃荔枝,從而就有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故事。張貴妃同樣上演了這一幕,她愛吃江西的金橘,然而路途遙遠(yuǎn),實在難以保持新鮮。為了讓寵妃開心,一向不勞民傷財?shù)乃稳首趨s破例大肆采購。由于買得太多,不光張貴妃吃不完,整個宮廷都吃不完,只能賤賣到民間,成為了開封府最受歡迎的時令水果。
張貴妃早年喪父,又被送入宮中當(dāng)宮女培養(yǎng),自然沒有讀什么書,也沒有人教她如何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所以,歷史上的她,確實比較囂張跋扈。仗著皇帝的寵愛,又看著皇后的失寵,她敢向皇后借用儀仗顯示威風(fēng),皇后還不敢不借。這在崇尚立法,講究尊卑的宋朝,當(dāng)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她為了自己的伯父張堯佐能當(dāng)上宣徽南院使,總是在宋仁宗跟前吹枕邊風(fēng),不惜與整個諫官集團(tuán)為敵。
盡管張貴妃如此得寵,卻依然擺脫不了命運(yùn)的折磨。她先后為宋仁宗生過三個女兒,卻都在小小年紀(jì)夭折,沒有長大成人。作為母親,連失三女的痛苦,可想而知。
更讓人唏噓不已的是,張貴妃本人的壽命也不長,僅僅活了三十一歲就去世了。盡管遇到了疼愛自己的丈夫,盡管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那也不過是短短十來年而已。楊貴妃去世得早,那是因為國家變故,張貴妃生活在盛世,去世得早,不得不說是命運(yùn)的捉弄。
她去世后,宋仁宗悲痛萬分,甚至不顧群臣的反對,不顧曹皇后還在世的事實,強(qiáng)行追謚她為溫成皇后,以皇后的禮節(jié)下葬。甚至在她去世多年后,宋仁宗還準(zhǔn)備借口祭祀家廟的機(jī)會,“順路”去祭祀張氏。君拜臣,夫拜妻,這是封建禮法綱常倫理的大忌諱,還是群臣的死諫,才打消了宋仁宗這個看似荒謬的念頭。
幼年喪父,童年流落宮廷,青年喪女,未到中年便以撒手人寰,即便有皇帝的寵愛,其實也掩飾不住這位后宮女子的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