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到通江,已快40年了。前些年,專門來看過一次同窗“巴山羊”。一轉眼,又十余年矣。而今,交通通訊發(fā)達,離別之情似少。但光陰飛逝之傷,若“望崦嵫而勿迫“耶!故是次巴山學習之行,余欣欣然而又至矣。學習新的知識理論,又緬懷革命前輩先烈,又憶舊游逢故人,又覽新景識新朋。有紅軍集墓前垂淚追昔之沉重,亦有巴山南江邊詠詩撫今之豪邁!即有這些詩詞……
瀟瀟雨
·略次同窗浜浜之任巴城韻
是調又名八聲甘州、甘州、宴瑤池,源于唐代邊塞曲,以柳郎為正體。今浜浜之任巴城,有是調,即憶巴山通江事,略次其韻而成是闋也……
庚子歲末坡翁圣誕時于蜀都曹家巷中
車過達州時感
步成稷廣德寺韻
注:老領導開國將軍陳彬,通江人,曾為國防科工委主任。伯仲堅,寓有伯堅烈士之名。伯堅烈士所做工作而于寧都起義之五軍團,后來為一、四方面軍主力,亦必然矣!西南交大老領導、書法家榮漢先生亦通江人,曾為之篆“啄嘴巖下夢相期”。玉鼎,即巴中之玉山、鼎山二地。陽初,即巴中名人晏陽初。南江有陽八臺新石器時代遺址。恩陽有琵琶灘大橋、步月塔。開國將軍傅崇碧,通江人,參加了抗美援朝第四次戰(zhàn)役后期戰(zhàn)斗和第五次戰(zhàn)役全過程,消滅美國第六軍和第十七軍兩萬五千余人,為“楊、余、傅事件”主角之一。
辛丑七月三十晨于南龕坡下
至紅四方面軍烈士陵園途中
注:1934年9月16日,徐海東、程子華領導的紅四方面軍第25軍到達延川縣的永平鎮(zhèn),和劉志丹等領導的陜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15軍團。陳張,指紅四方面軍首長張國燾、陳昌浩。朱劉任賀,指朱老總、劉帥、任弼時。
柳色新·用文軒韻
葉未紅時時已秋!
負笈西華山,到巴州!
鄂豫皖功川陜收!
懋、甘、延,豈曰喜與愁!
澌波歸來南龕羞!
三十五年了,土成丘?
回風亭邊起高樓!
白塔下,可造嘉陵舟……
注:西華山,巴中一山名,至巴參加省工會培訓班時駐其麓。懋、甘、延,即懋功(小金)、甘孜、延安。巴中晏陽初公園內有白塔。紅四方面軍為渡嘉陵江,曾于江邊造船,算我軍最早的“水(海)軍”。
辛丑白露時于巴山雷公嘴下
公元2021年9月9日主席忌日時志
見國民兄“松花江畔求學”
巴山三番來,中有深情在!
辛丑白露晨時于巴州西華山下
頌曉榮同志
王者歸來時,
曉得維權事!
榮登大會堂,
巴中學習其間感
巴山白露時,
光霧葉未紅;
南江洪流過,
注:是次去巴中學習,恰值白露。光霧山諾水河為巴中著名景區(qū)。
致金光同學
劉郎巴山來,
金光萬道開。
地礦是同行,
習后感
昭化庫內群,地方接著干。
注:余等,曾于求是苑中得MPA學位。故于同學,以MP1至N相呼,尤其MP3,似更有趣味。我黨組織建設原則,三人即可成立支部。
紅軍集墓前感
向前
軍歌嘹亮
向前
恰若人生
25048塊墓碑
有名抑或無名
都像這些紅軍將士生前一樣
辛丑秋分時涇陽李桅整理于錦里
李桅,字檣,筆名二木、薔薇,號立心堂主人,中共黨員,工程師。祖籍涇陽,生于梓州。疆、川作協(xié)會員,成都書、美、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丙戌金石書畫研究會員,四川老作家、西部中國、成都魚鳧等書畫院創(chuàng)作員,四川文化網(wǎng)編輯,華西徐悲鴻張大千藝術研究院理論室主任。著名書畫篆刻家潘錫仁先生入室弟子,中國水墨雪山畫派李兵冰雪皴傳人。
少時隨父曾居懋功,負笈蜀都十里店中、京師陳各莊里、長安大雁塔旁、杭州西子湖畔,從軍樓蘭十五載。卸甲后,抗震重建援藏西康,冉駹等地近六年,巡察本系統(tǒng)單位二,白云寺邊政務歲余。專著數(shù)種,常有作品發(fā)表、獲獎、展藏……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