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沈從文給女學生寫情書:“我愛你的靈魂,更愛你的肉體?!迸春笥謿庥謵?,拿著情書跑去找校長胡適。沒想到,胡適卻說:“沈從文頑固地愛你!”可女生卻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沈從文,就是那位擅長寫作的知名作家,他的文字細膩、流暢、不拘一格,被譽為“中國的托爾斯泰”。
然而,他的感情生活也像寫作一樣,熱情奔放、別具一格。
他寫情書的這位女生,名叫張兆和,芳齡18歲,是他的學生。
在此之前,張兆和曾多次收到沈從文的情書,但礙于師生情面,一直沒有直接拒絕。
但是,她的不拒絕,在沈從文看來卻是對他有意思。
這天剛下課,張兆和又收到沈從文送來的情書,上面居然寫著“我愛你的靈魂,更愛你的身體”。張兆和感覺被羞辱了,一怒之下,跑到校長辦公室,想讓校長胡適幫忙勸阻。
沒想到,胡適看過信后,微微一笑,溫和地對張兆和說:“沈老師文采不錯,我知道他頑固地愛著你,你應該嫁給他呀!”
張兆和生氣地說:“可我頑固地不愛他!”隨后,一臉無奈地走了。
按說,張兆和作為學生,能得到老師的愛慕,是她的榮幸,但她為何卻如此排斥?
原來,張兆和并非普通女子,她是蘇州豪門張吉友的女兒,張吉友有錢有勢有愛心,熱衷于投資教育事業(yè),曾創(chuàng)辦樂益女中,后來并入蘇州市第一中學。
在父親的精心培養(yǎng)下,張兆和出落得自信美麗優(yōu)雅大方,能力非常出色,她憑著自己的能力,考入了上海中國公學讀書。
張兆和在學校不僅成績優(yōu)異,還是公認的?;?,曾榮獲“女子全能第一名”稱號,是妥妥的學霸一枚。
沈從文雖然身為老師,但各方面都比不上張兆和,可謂是云泥之別。
沈從文出身貧寒,只在小時候上過私塾,因為經常打架、說謊、逃學,沒到14歲便退學去當兵了。20歲時,他厭倦了部隊生活,想重返校園學習。但是,他考了幾次也沒考上,后來只好做旁聽生。
旁聽期間,他認識了徐志摩,通過徐志摩認識了校長胡適,通過這層關系,他才進入了學校當老師。這樣的沈從文,張兆和自然是看不上的。但是,這并不影響沈從文繼續(xù)給她寫情書。
沒想到,他這一寫,竟是4年。
張兆和畢業(yè)后,回到了蘇州老家,沈從文不想讓四年的感情不了了之,就又追到了蘇州。在他長時間的軟磨硬泡后,張兆和終于被他的真心打動。
1933年9月9日,兩人登記結婚,寓意“愛你久久”。
新婚燕爾,兩人的生活還算幸福,沈從文在這期間完成了《邊城》的創(chuàng)作,也在書中表達了對張兆和的愛意。
但是,隨著孩子的出生,幸福的生活嘎然而止。
為了照顧孩子,張兆和剪掉了長發(fā),脫掉了高跟鞋,經常是一手抱著孩子,一手煮著湯羹,整日忙碌于灶臺之間。
但是,張兆和的付出,在沈從文眼里卻是,“你為什么不陪我寫作?”“你為什么不再打扮自己?”“你為什么不去燙頭發(fā)?”……之前的甜言蜜語,變成了無休止的挑剔。
結婚不到2年,沈從文便移情別戀了高青子。
高青子是一名愛好文學的女生,也是沈從文的粉絲。在一次見面時,高青子把自己打扮成了沈從文小說《第四》里面的女主形象。
沈從文怦然心動,瘋狂地愛上了她。
沈從文不想背叛婚姻,但又控制不住對高青子的感情,內心十分痛苦。終于有一天,他向妻子坦白了一切。張兆和一氣之下,帶著孩子回了娘家。
沈從文又開始給妻子寫懺悔信,整整寫了8年。
在這期間,他和高青子一直沒有斷過。
在家人的勸說下,張兆和后來還是回到了沈從文身邊,但她始終不愿意和沈從文住在一起。從此兩人雖在同一屋檐下,卻形同陌路。
后來,沈從文受到了文學抨擊,面對家里家外的各種不愉快,心情非常郁悶,曾多次試圖輕生。
有一次,他把手放進了電閘里,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但被兒子及時發(fā)現(xiàn)。隨之又通過割腕、喝煤油等方式尋死,但都被救了下來。
1949年,當大家都在歡呼新時代的到來時,沈從文卻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張兆和對他非常失望,她認為丈夫千方百計地尋死,是不敢面對懦弱的表現(xiàn),不久后,便果斷離開,去了大學繼續(xù)深造。
1988年,沈從文突發(fā)心臟去世,去世前張兆和等來了沈從文遲到的“對不起”??墒?,她當時淚流滿面,卻說不出原諒的話。
后來,她在整理沈從文的遺物時,才慢慢感受到了丈夫的壓力,慢慢理解了沈從文,原諒了他。
@學史思今 或許,從一開始,沈從文和張兆和的結合就是個錯誤。美好的婚姻始于愛情,但對于張兆和而言,更多的卻是感動。
沈從文也曾表示,他和張兆和的婚姻,其實是“意志和理性”促成的。
沈從文為了把張兆和追到手,不惜花費4年時間,寫下1000多封情書,可是,卻只換來了一年多的幸福生活。
強扭的瓜不甜,能在一起生活,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幸福。沈從文的不幸是他自己選擇的,而張兆和的不幸卻是他造成的。
不得不說,有些傷害一旦造成,一輩子也無法原諒,請珍惜眼前人。
如果愛,請深愛;
如果不愛,請放手,讓別人去愛。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