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水”時節(jié)中最膽戰(zhàn)心驚的應該是有車一族們。
雖然端午已經過去了一周有多,但是“龍舟水”依然在全國多地著陸。比如珠江廣州河段水位就出現(xiàn)了近2年來最高潮位,為此廣州及周邊多地也都發(fā)布了洪水預警。而且除了廣東以外,廣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區(qū)都發(fā)布了不同程度的洪水預警。
持續(xù)強降雨天氣對于人們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不過想必最膽戰(zhàn)心驚的應該是有車一族們,時刻擔心自己的愛車會遭遇不測,被大水淹了,或者被大風刮倒的大樹或其他雜物砸了等等,一不注意損失慘重。那么接下來轱轆哥就根據(jù)惡劣天氣中車主經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給大家聊一聊如何避免或者減少天災所帶來的財產損失。“龍舟水”時節(jié)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持續(xù)的強降雨天氣,而且你不知道突然的暴雨會在何時何地發(fā)生。很多開車的朋友遇到暴雨天氣時會習慣性地打開車輛的雙閃,當我們看到別人打開雙閃時,自己也會自覺地開啟雙閃,這也代表著我們都有較強的安全意識,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錯誤的時機開了雙閃。首先要知道的是,雙閃又叫做危險報警閃光燈,只有在遇到危險緊急的情況下才需要打開。那么為什么說下雨時開啟雙閃是錯誤的時機呢?這是因為打開雙閃燈之后,轉向燈就失去了作用,后車難以判斷你的動向,因此后方車輛還在較遠時可打開雙閃提醒其減速,而提醒作用達到后即可關掉雙閃,然后打開穿透力更強更顯眼的霧燈作為位置警示。如果遇到超強雨勢,也就是開啟雨刮器最大檔位都沒法正常行駛的話,那才應該開啟雙閃并把車速降下來,慢慢等待雨勢變弱。但需要注意的是,非不得已不要選擇高速路路肩或緊急車道,以免后車失控撞上來引發(fā)事故。根據(jù)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條款規(guī)定,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合法使用人在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造成的被保險機動車的損失,保險公司將按約定負責賠償。而且2020年9月19日之后車險進行了改革,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fā)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保險都歸入到車損險主險中。但根據(jù)保險條款,對于發(fā)動機進水后導致的發(fā)動機損壞,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因此,車被水泡過以后,車主切記不要自行啟動車輛,在第一時間拍照并且在48小時內通知保險公司報案。然后便是向投保的保險公司或4S店請求拖車救援服務,進行車間技術維修處理并對車輛進行定損。最后根據(jù)所提供的維修費用清單,修車、賠付和提車。如果全車基本都泡在水中,這種情況修復的費用大多超過了購置新車的價格。所以,保險公司一般會與車主簽訂全損協(xié)議,把車子進行拍賣,按照約定的保額賠付給車主。其實在許多燃油車主還在為愛車被水泡而提心吊膽的時候,純電動車車主就顯得淡定許多,甚至從網(wǎng)絡上的不少視頻可以看到,暴雨中純電動車絲毫不慌,甚至還能當“潛水艇”開。的確,現(xiàn)在電動汽車主要是通過高壓電進行轉變,其密封等級一般是IP67級,由于不涉及進氣裝置,理論上電動汽車的涉水能力是燃油車沒法比的。IP67級為防塵等級6級,可完全防止外物及灰塵進入;防水等級為7級,表明其在水中一定時間或水壓在一定標準下,可確保不因浸水而導致?lián)p壞。此外電動汽車在生產時都會設置幾套安全保護裝置,防止漏電等情況。雖然電動汽車防水性能強,但還是不建議長時間涉水行駛,一方面是因為涉水行駛時能見度極其有限,萬一遇到大水坑或者其他看不見的尖銳障礙物,都很容易對車輛造成損傷,一旦安全保護措施被破壞,也難免會出現(xiàn)漏電甚至爆炸等情況。而且據(jù)專家表示,電動車涉水對殘值影響大,畢竟電動汽車成本中,電池、電控及電機電控的成本總和約占全車成本的6成以上。一旦三電系統(tǒng)遇到涉水故障,維修成本及二手車殘值折損甚至會比燃油車更高。很多時候,惡劣天氣所造成的影響往往是難以避免的,但最重要的是大家要隨時保持安全意識,特別是不要為了避免財產損失而以身試險。如今車險政策越來越完善,理賠流程也更便捷,車主都會得到合理的賠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