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玉麥須、棒子毛、紅須麥、粟米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歸膀胱、肝、膽經(jīng)
功效:利水消腫、利濕退黃、清肝利膽
主治:預防習慣性流產(chǎn)、妊娠腫脹、乳汁不通、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
用法用量:煎服,30--60g。鮮者加倍。
來源:玉米須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頭。
1、玉米須治齒齦出血:玉米須50g,置保溫瓶中,以沸水適量沖泡,蓋悶10多分鐘,1日內作數(shù)次飲完,每日1劑,7天為1個療程。
2、玉米須治急慢性肝炎:玉米須、太子參各30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眼。有黃疸者加茵陳同煮服;慢性者加錦雞兒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3、玉米須治尿少、尿頻、尿急、尿道灼熱疼痛:玉米須、玉米芯各50g,水煎去渣代茶飲。每日1劑,分早、中、晚三次飲用。
4、玉米須治產(chǎn)后腹痛:玉米須50g,水浸20分鐘,后水煎取汁。此為1日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服時可每次加入紅糖20g。治婦女產(chǎn)后小腹攣痛,服后痛止,且乳汁增多。
5、玉米須治利尿:常用于治療腎炎浮腫,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須,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6、玉米須治止瀉:對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特別是水瀉,玉米須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瀉作用。玉米須還有強心、開胃、止喘等作用,它味甘、性平,無任何副作用。
7、玉米須治降壓:常用玉米須與野菊花、決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壓癥狀。
8、玉米須治勞傷吐血:玉米須。小薊,燉五花肉服?!端拇ㄖ兴幹尽?
9、玉米須治水腫:玉蜀黍須二兩。煎水。忌鹽。(《貴陽市秘方驗方》)
10、玉米須治黃疸(黃疸性肝炎):玉米須30g,茵陳蒿20g,煎湯。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7天為1個療程。
11、玉米須治膽囊炎:玉米須30g,茵陳蒿20g、蒲公英10g,煎湯。此為1日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12、玉米須治腎臟炎、初期腎結石:玉蜀黍須,分量不拘,煎濃湯,頻服。(《貴陽市秘方驗方》)
13、玉米須治止血:玉米須、根、葉可治療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時,玉米須配薺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14、玉米須治眩暈:玉米須50g,煎湯代茶,每日1劑,分早、中、晚三次飲用。
15、玉米須治膽石癥(肝膽管及總膽管泥沙狀結石,或膽道較小的結石在靜止期者):玉米須、蘆根各30g,茵陳15g。水煎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匯編》)
16、玉米須治利膽:治療膽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與茵陳、梔子配合應用。玉米須、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糖含量。
17、玉米須治慢性副鼻竇炎:玉米須曬干、切絲,與當歸尾干粉混合,入煙斗燃點吸煙,每日5--7次,每次1--2煙斗。(《全國中草藥匯編》)
18、玉米須治尿血:玉米須30g,薺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19、玉米須治咳嗽:玉米須30g,陳皮9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
20、玉米須治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玉米須30--60g,冬瓜子15g,赤豆30g。水煎服,每日1劑,15劑為1療程。(《食物中藥與便方》)
21、玉米須用于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等??纱髣┝繂斡茫蚺c金錢草、茵陳、郁金等配用。
22、玉米須治高血壓,伴鼻衄、吐血:玉米須、香蕉皮各30g,黃梔子9g。水煎冷卻后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23、玉米須治腎炎水腫尿少:玉米須50g,黃精10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24、此外,玉米須還可用于消渴證(糖尿病)和高血壓病??蓡斡么髣┝考宸H粲迷撈非谐啥探z,同當歸尾粉混和,燃點吸煙,對慢性副鼻竇炎有一定療效。
25、玉米須治咯血:玉米須50g,冰糖50g,煎湯。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26、玉米須又治小便淋瀝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湯頻服。《嶺南采藥錄》
27、玉米須用于鼻衄,齒齦出血,出血性紫癜等??膳c生地、白茅根、黃芩等配伍。
28、玉米須治腎炎、初期腎結石:玉蜀黍須,分量不拘,煎濃湯,頻服。(《貴陽市秘方驗方》)
29、玉米須治膀胱炎、小便黃赤:玉米須50g,車前子(各包)9g,甘草6g,煎湯。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30、玉米須治鼻衄、吐血:玉米須、香蕉皮各30g,山梔子9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31、玉米須治風疹塊(俗稱風丹)和熱毒:玉米須燒灰,兌醪糟服?!端拇ㄖ兴幹尽?
32、玉米須用于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以及熱淋,小便不利等。前者,可與冬瓜皮、赤小豆、馬鞭草等同用;后者,可與車前草、連錢草等同用。
33、玉米須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紅腫,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fā)熱,頭通體困?!兜崮媳静荨?
34、玉米須治特發(fā)性水腫:即找不到病因的水腫。玉米須50g,大棗5枚,以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可連飲服1個月。
35、玉米須治肝炎黃疸:玉米須、金錢草、滿天星、郁金、茵陳,煎服?!端拇ㄖ兴幹尽?
36、玉米須治尿道感染:玉米須15g,金錢草45g,萆薢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
37、玉米須治急性腎炎:玉米須60g,西瓜皮30g,螻蛄7個,生地黃15g,肉桂1.5g。水煎服,隔日1劑,連服4--5劑,癥狀消退后,服濟生腎氣丸,每日2次,每日6--9g。(《全國中草藥匯編》)
38、玉米須治糖尿?。孩儆衩醉?0g,薏苡、綠豆各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②玉米須30g,黃芪30g,山藥30g,木根皮12g,天花粉15g,麥冬15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39、玉米須預防習慣性流產(chǎn):在懷孕以后,每日取1個玉米的玉米須煎湯代飲,至上次流產(chǎn)的懷孕月份,加倍用量,服至足月時為止。(《全國中草藥匯編》)
40、玉米須治吐血、血崩:玉米須,熬水燉肉服。《四川中藥志》
玉米須飲
材料:玉米須25克、冰糖適量。
制法:
1、玉米須洗凈,晾干,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小火煎煮10分鐘。
2、加入冰糖調味,晾涼飲用即可。
玉米須粥
材料:粳米100克、玉米須30克、白砂糖10克
做法:
1、將玉米須用溫水略泡,漂洗干凈;玉米須粥
2、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3、取鍋放入冷水、玉米須,煮沸;
4、煮沸約10分鐘濾去玉米須,加入粳米,再續(xù)煮至粥成;
5、用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痪酌卓穼拥拇掷w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玉米須車前飲
材料:玉米須50克、車前子20克、生甘草10克。
制法:車前子用紗布包好,與玉米須、生甘草一起置砂鍋內,用500毫升清水煎取汁液400毫升,每日3次。
主治:急慢性尿道炎、膀胱炎,濕熱引起的小便不利等癥。
禁忌:孕婦忌服。
苡仁玉米須粥
材料: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鮮玉米須15克、白茅根15克。
做法:先煮白茅根、玉米須,20分鐘后去渣,加入薏苡仁、大米煮成粥食用。
功效:可清熱除濕,利尿退腫。用于濕熱壅聚型結節(jié)性紅斑患者。
玉米須香蕉皮飲
材料:玉米須50克、香蕉皮50克。
制法:把玉米須、香蕉皮切碎后同入砂鍋,加水600毫升,用小火煎成300毫升,用紗布過濾,取汁。
用法: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降壓;對高血壓病、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有療效。
玉米須蜂蜜粥
材料:玉米須50克(鮮品100克)、粳米100克、蜂蜜30克。
做法:將玉米須洗凈,切碎,剁成細末,放入碗中備用。將粳米淘凈,放入沙鍋,加適量水,煨煮成稠粥,粥將成時調入玉米須細末,小火繼續(xù)煨煮沸,離火稍涼后拌入蜂蜜即成。
功效:滋陰泄熱,平肝降壓。適用于肝火上炎、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
玉米須白茅根湯
材料:玉米須30克、白茅根30克、紅棗8個。
做法:用冷水浸泡以上三味1小時后,文火煎煮40分鐘,分兩次吃棗喝湯。
功效:可清熱利膽排石,適用于肝膽濕熱型膽石癥。
用藥禁忌
玉米須無任何副作用,但體虛者少用玉米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