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雙方訂婚,男方擔心在訂婚宴席上無法讓女方親友盡興喝酒,不聲不響找?guī)讉€豪飲者隱匿其中,以保障全程微笑作陪而不會中途外出吐酒。
信心滿滿的寒暄,胸有成竹地準備見招拆招,不料,女方親友一概不能飲酒,連酒杯都不要,以一杯清茶來定下這秦晉之好。女方自然真誠,樸實敦厚,或許也有真酒量的深藏不露,這令精心準備者始料未及,仿佛已有喝下伏爾加烈性酒的準備,拿起杯來卻是一杯寡淡無味的白開水。豪飲者滿身鎧甲,對方卻直接亮出軟肋,真是“無招勝有招”。
本擬好以一整支部隊嚴陣以待,步步為營,逐漸出兵攻城,不料,對方卻大開城門,不但無兵無械,而是捧著鮮花、和平鴿童叟共舞,一片歌舞升平,全無戰(zhàn)事之狀。
緊繃的氣球被這一支綿針一扎,頓時松了氣。宴席上,男方喝酒者不得不“內(nèi)部爭斗”,酒也無味了些。
于女方而言,這大概就是“不戰(zhàn)而退”。
亦有男女訂婚,女方知男方殷勤勸酒的風俗,順便給陪酒者打了預(yù)防針,大家在思想上亦是有備而來。
可想象很骨感,現(xiàn)實太豐滿。當口感麻木,愈喝酒愈如水一般,心開、話多、量也變得超常,人格外寬容豪爽,凡敬酒者都應(yīng)該喝,來者豈有拒絕的道理?喝下酒便是給足了面子,加深了感情。
面子也足了,感情也深了,身體卻不好駕馭了。頻頻舉杯而盡的豪放氣概中,身體向一側(cè)傾斜,道路亦不平,臺階更陡峭,腳踏棉花包,身體向上飄,頭腦昏沉沉,急速要臥倒。
初見面,感情真摯,禮貌談吐,盡興豪飲之間,胃內(nèi)翻江倒海,如仲秋后的錢塘江潮一般洶涌,或如旺泉一般汩汩向上冒泡,酒精蒸發(fā)后的氣體被迫壓扁以打嗝的方式冒出,如壓抑不住,估計液體、固體都會順勢于口鼻間噴濺而出。
清醒之前的苦楚大概都曾是刻骨銘心,自我總結(jié)復(fù)盤時也許都痛下不喝的決心,但每次坐到桌前又有數(shù)不清的“身不由己”,過不了的還是觀念那道坎兒:無酒不成席,不喝不成敬意。
這也應(yīng)了“要么不喝,端起杯子就注定喝多”的規(guī)律,齊魯之勸酒風讓人不寒而栗。
不喝酒也能順利訂婚,喝多了,沒有扭轉(zhuǎn)世界局勢,也沒有促進科技發(fā)展,不過是訂了個婚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