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溫州旅游,自然就會想起江心嶼、楠溪江、雁蕩山、西灣、漁寮、澤雅的漂流,還有朱自清《綠》的出處----仙巖,這些地方風光旖旎,景色迷人,山奇水秀,是旅游度假休閑好去處。溫州市文成縣南田鎮(zhèn)也是令人神往的地方,因為這里是大明開國功臣劉伯溫的故鄉(xiāng)。
劉基故居位于文成縣南田鎮(zhèn),劉基上五代均住此。為五開間。1311年7月1日,劉基生于此;1375年4月16日死于此?,F(xiàn)存有劉基48歲棄官歸隱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
據(jù)史料記載:劉基,字伯溫,謚文成,今溫州市文成縣南田鎮(zhèn)武陽村人(舊屬青田縣)。生于1311年7月1日,逝于1375年4月16日、亨年六十五歲,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謚文成,(今文成縣便是以此命名的)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jīng)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yè)、建立大明皇朝而馳名天下,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民間傳說劉伯溫乃天神轉(zhuǎn)世,精天文,熟兵法,識奇門,諳易理,能知未來過去五百年,在民間流傳的《燒餅歌》便出自劉伯溫之手,歌賦之字里行間,字字珠璣,預言之精準,世間罕見,有“前代軍師朱葛亮,后代軍師劉伯溫”之說。
劉基晚年生活
1375年(洪武八年),劉基抱病告老還鄉(xiāng),由劉璉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員的護送下,自京師動身返鄉(xiāng)。回家后,拒絕親人和鄉(xiāng)里為他找來的一切藥石,只是盡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幾天之后,劉基自知來日無多,找來兩個兒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時,又讓劉璉從書房拿來一本天文書,對他說:“我死后你要立刻將這本書呈給皇上,一點都不耽誤;從此以后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又對次子劉璟說:“為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循環(huán)相濟。如今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盡量修養(yǎng)道德,法律則應該盡量簡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則,以道德感化群眾,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影響也比較深遠,一旦部屬或百姓犯錯,也較能以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過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盡量簡要,讓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優(yōu)良形象,如此一來,上天便會更加佑我朝永命萬年。”又繼續(xù)說道:“本來我想寫一篇詳細的遺表,向皇上貢獻我最后的心意與所學,但胡惟庸還在,寫了也是枉然。不過,等胡惟庸敗了,皇上必定會想起我,會向你們詢問我臨終的遺言,那時你們再將我這番話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歲。六月,葬于鄉(xiāng)中夏中之原。
劉璉,劉基長子,生于1348年(元順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與胡惟庸的黨人起沖突,被脅迫墮井而死。
劉璟,劉基次子,生于1350年(元順帝至正十年),后因?qū)γ鞒勺嬷毖裕?#8220;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獄,在獄中自縊。
另據(jù)史料記載:劉璟,[明](公元?年至一四o二年)字仲璟,青田人,劉璉之弟。生年不詳,卒于明惠帝建文四年。洪武二十三年,(公元一三九o年)命襲父爵,璟以讓兄子薦。乃特設閤門使授之,以剛直聞。尋改谷王府長史。燕兵起,命參李景隆軍事。兵敗,上書不見省,遂歸里。燕王即位,召之,稱疾不至。逮至京,下獄自經(jīng)死。福王時,賜謚剛節(jié)。(一作謚忠節(jié))璟撰有易齋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劉基墓
史稱誠意伯墓,位于浙江文成縣南田區(qū)西湖鄉(xiāng)西陵村夏山?!睹魇?#8226;劉基傳》載:"明洪武八年(1375)三月,明太祖制文遣使護歸故里。抵家疾篤,四月十六日薨。六月,由其子劉璉、劉璟葬于夏山之原"。墓為簡樸之土塋,用鵝卵石依山筑為扶椅式,墓前立有民國時期豎的石碑1方,上刻"明敕開國太師劉文成公墓"。1985年3月,墓四周筑成斗形圍墻,隨植松柏。1980年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12日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中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片:cdfe7281ea8b35c5bc3e1ebb.jpg
描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劉基墓
圖片:P1040543.JPG
描述:**上看白虎2 圖片:P1040548.jpg 描述:站在墓頂上看前朝 圖片:P1040549.jpg |
描述:站在墓頂上看前朝 圖片:P1040550.jpg 描述:站在墓頂上看青龍方 圖片:P1040551.jpg 描述: 站在墓頂上看白虎方 圖片:P1040551.jpg 描述: 站在印珠頂上看**星 圖片:P1040553.jpg 描述:站在印珠頂上看來龍 圖片:P1040554.jpg 描述:站在印珠頂上看**星及白虎方 圖片:P1040555.jpg 描述:站在印珠頂上看來龍 圖片:P1040558.jpg 描述:衛(wèi)星圖 圖片:4844184349190591172.jpg 描述:衛(wèi)星圖 圖片:4844184349190591222.jpg 理氣數(shù)據(jù)喝形:九龍搶珠入首:艮 周天46度劉基墓:癸山丁向兼丑未周天20度劉基夫人墓:丑山未向兼癸丁 周天24度來去水:左水倒右 來水午(暗拱)田板水丙 周天175度 去水庚 周天265度 180——255山峰:午175 丁194 未205 庚245 酉267 **情概況遠觀星斗,南田垣局之太祖要追朔到龍泉黃茅尖,經(jīng)百山祖、大頭山、白云尖、敕木山、到西坑白圓地起頂開帳,送龍出脈,經(jīng)朱處、馬車頭沉龍剝換,脫去老龍,此乃南田之局的咽喉所在,左方行龍起亢五峰為南田垣局尊主,左方行龍為垣局之城郭,余支撒落,到橫龍頭再起少祖,行龍出脈呈九龍匯聚格局,**前起一印珠,故此地喝形《九龍搶珠》是也。簡要點評 綜合巒頭砂水理氣所得結(jié)論,少祖端嚴厚重,父母秀氣挺撥,沉腰束咽起金星開靨結(jié)**,青龍近砂過堂起一印珠為近案,整體而言,堂局圓聚,午、丁起峰人丁大旺,庚,酉峰筆架展誥,出人清秀,文韜武略,文大于武,長房貴顯丁少,丁財貴大發(fā)于二房。不足之處,**山近身龍虎短促,以致煞水不能掩收,龍砂低出,水倒右方,其砂隨水順飛,去水方又無下砂關攔,主初代不利,應于長房,之后丁財貴壽,福祿綿長。疑問思考: 一、 縱觀南田西坑,龍真**的之地甚多,而劉基精天文諳地理乃易學泰斗,睿智過人,其晚年歸隱故里,有足夠時間尋龍覓**,以如此小結(jié)作為一代仙師之歸宿,值得懷疑。 二、據(jù)了解文成地區(qū)有九處劉基墓,現(xiàn)在公開拜祭的只有西陵夏山一**,是真是假至今還是個迷。 三、有人認為:這是誠意伯不得已而為之,為身家性命,后世子孫安穩(wěn),不得赤族之災爾,朱元璋晚年性疑嗜殺,然乎? 有人認為:為了掩人耳目,故作假墳以欺世人。 有人說:此人平生造下殺戒太多,雖造下萬世基業(yè),仍不能獲天地之原諒。 有人說:天地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世間萬物,皆有定數(shù)。天上繁星點點,各居其宿,地下群山巍巍,各應位起。人間群如蜂擁,各有歸所。明白此中道理的人,不難理解他的選擇,亦不難理解他為何自己不圖萬世之基。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