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語
當下,焦慮是每一個媽媽的通病,無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孩子不愛寫作業(yè),不愿意練琴,不愛學英語,成績總是提不上去,在學校里又和同學打架了……媽媽們的焦慮五花八門,但99%都是關于孩子的。
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石先生曾說過:“任何當下讓你焦慮不已的事,十年后回頭來看時,都會覺得不值一提。”其實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于媽媽們對于孩子的成長焦慮。孩子終究會慢慢長大,雖然不一定是按照你預想的方式,所以讓我們放松一些,與他平等對話,和他一起成長、一起進步,這樣才能找到解決孩子成長煩惱的好方法。
學會做孩子的成長合伙人,
而不是生活監(jiān)工
開學時,當我們站在校門口,目送孩子們背著書包漸行漸遠的背影,在秋日清晨的晴空里慢慢地模糊不見時,我們的心里充滿了酸楚的柔情。但是,孩子們的心里卻是另一番感受。
有一天,當你與孩子告別時,你說了一句:“寶貝,再見!”孩子會立馬回頭很嚴肅地告訴你:“不要再叫我寶貝了!這會被同學們笑話的!”
孩子一天天長大,隨著他們的年齡和身高一起生長的,還有他們的那顆心。如今,他們已經(jīng)適應了學校生活,交到了很多新朋友,開始擁有自己的社交圈。他們?nèi)缤鹨頋u豐的小鳥,渴望擁有更多的自由,渴望飛向更廣闊的藍天。于是,他們對從前與媽媽之間甜膩的親密關系不再滿意,渴望一種新型的親子關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半數(shù)以上中小學生網(wǎng)民表示,不希望成年人總是跟他們嘮叨。
該中心的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高中生寧可跟網(wǎng)友說心里話,也不愛跟父母說,表示愿意跟父母說心里話的高中生僅有三成。
由此看來,與00后親子關系的重建,是擺在每一位家長面前的重大挑戰(zhàn),也是值得每一位家長認真思索的問題。
父母該管的和該放手的
一個叫小B的孩子,她寫作、畫畫俱佳,很有思想,是個小才女。她的母親是一位全職媽媽,平時總是寸步不離地陪在她的身邊噓寒問暖,事無巨細。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她興高采烈地告訴我:“阿姨,我要去讀寄宿學校了!我終于要擺脫我媽了!您知道嗎,她平時連我在飯桌上吃哪塊肉,穿哪件衣服都要管!我都快要窒息了!她總說是為了我好,可我覺得這樣對我一點都不好!”
“我是為了你好!”這句話是何等熟悉。
在我們年少時,我們的父母常常把此話掛在嘴邊,所以我們必須事事遵從父母的意見,小到衣食出行,大到選擇學校,選擇未來方向。
于是,我們不假思索地把此種親子關系復制到了我們和自己的孩子之間,盡管我們受過了更好的教育,看過了更多的世界。我們似乎從來沒有反思過,這樣的“為你好”是否為孩子所接受,是否真的是為孩子好,是否有可以改進的空間。
正如一位心理專家所說:“為什么父母總不相信自己放手,孩子也能發(fā)展得很好呢?鞭打著孩子只能養(yǎng)出奴隸,不能養(yǎng)出學習的主人?!?br>
在重建親子關系上,家長應該關注和管理的有三件事:
1.閱讀。閱讀是孩子認識世界、觸摸人生的萬能鑰匙,所以父母應該手把手地把這把鑰匙交到孩子手中,并教會他使用,和他一起打開精彩世界的大門。
2.交友。中國的古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早已說明交友的重要性,對于成長期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朋友對他成長的影響力遠勝于家長,所以家長對他交的朋友要仔細觀察與甄別,并不時提醒。
3.運動。陽光下的奔跑與揮灑汗水,不僅能讓孩子收獲健康的體魄,還能增強意志力和勇氣,提升團隊合作力,幫助孩子練就強大的內(nèi)心。家長要督促孩子制訂運動計劃,把孩子“趕”到操場上去。
家長該放手的也有三件事:
1.生活細節(jié)。孩子進入中高年級后,家長只需為他們準備好衣食即可,但至于具體吃什么、穿什么,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主,讓孩子掌握基本生活能力。
2.興趣愛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喜好,只要它是健康的、合理的,家長就不該橫加干涉,給他們一份自由,讓他們找到生活的樂趣。
3.陪寫作業(yè)。孩子也需要被信任、被尊重、被理解,所以在寫作業(yè)這個問題上,要像管理團隊那樣管理孩子,要對他們信任和放權。
實現(xiàn)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是家長陪伴孩子的十幾年中最重要的一個命題,尤其是對于母親來說。時代日新月異,新知識、新事物層出不窮,我們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才能和孩子一直保持沒有障礙的溝通和交流,才能給孩子一個高質(zhì)量的生命陪伴,才能在關鍵時刻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引。
職場媽媽請一直保持對事業(yè)的熱情和追求,保持一顆上進的心,你的不懈奮斗是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全職媽媽請保持閱讀習慣,多和外界交流,堅持自我學習,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對世界的好奇、對人生的執(zhí)著。我們需要把培育孩子看成一次難得的自我成長機會,由此學會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和情緒,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家庭教育的實質(zhì)其實是家長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我們只有不斷開闊視野、提升格局,才能把孩子帶入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才能和孩子一起,看見更加遙遠的未來。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弊屛覀児裁?。
最后,分享摘自龍應臺《目送》里的一段文字給各位家長,希望能給正處在“雞娃”焦慮期的你一絲寬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孩子文學氣質(zhì)的培養(yǎng),從閱讀開始,而閱讀要從經(jīng)典名著開始。
“四大名著”是經(jīng)典名著積累的必讀書目,但是受內(nèi)容體量和書目文體的限制,很多家長都不會輕易嘗試帶孩子閱讀。
為此,云舒寫設計了孩子能讀懂的“四大名著”青少年積累課,每天8分鐘,帶孩子熟讀原文好句。
01
不怕內(nèi)容雜
02
不怕文言文難
03
不怕沒收獲
120次原汁原汁的古典文學課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