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古建筑誘發(fā)火災的主要原因

2017年12月10日12時39分,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zhèn)九龍寺突發(fā)火災。

  據(jù)悉,這座寺廟還未完全建成,起火地點位于大殿,七重金殿組成。

由于現(xiàn)場風勢較大,快速引燃毗鄰的祖師殿、毗盧佛塔。截止10日下午16時30分,火勢已撲滅。此次火災造成九龍寺大雄寶殿、祖師殿、毗盧佛塔燒毀,過火面積800余平方米,無人員傷亡。


  

建國前,我國古建筑起火多數(shù)是雷擊和戰(zhàn)爭引起的。建國后,一些古建筑被隨意改變其使用性質,火災時有發(fā)生,原因也大不相同,新中國成立50年以來,我國共發(fā)生古建筑火災165起。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生活用火不慎,占火災起數(shù)的30.78%。主要是炊煮、取暖和照明用火,不慎引發(fā)火災。1982年12月29日,河北省永年縣文廟成殿因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災,燒了10小時,大成殿全部被毀。


  2、電線電器設備起火,占火災起數(shù)的16.67%。2003年1月19日晚,湖北省武當山遇真宮發(fā)生火災,是由于武當山文管部門違規(guī)將遇真宮出租給武當山陳逵文化武術影視學校,學校的工作人員用電不當,導致電燈烤燃他物而引發(fā)了火災。


  3、亂扔煙頭起火,占火災起數(shù)的12.82%。1988年5月15日,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qū)焦村鄉(xiāng)陳家祠堂(清代建筑,二層),因吸煙不慎引起火災,被全部燒毀,損失127萬元。


  4、小孩玩火,占火災起數(shù)的8.98%。1983年1月28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曲阜市孔廟因小孩玩火引起火災,燒毀古柏一株。


  5、宗教活動。1999年2月16日,浙江省溫州市永中鎮(zhèn)姜氏祠堂因供神香燭引燃可燃物發(fā)生火災,造成10人死亡,6人受傷。


  6、雷擊起火,占火災起數(shù)的7.69%。例如我區(qū)的仙公山海拔有700多米高的雙髻山上,建筑群屋體高大聳立,周圍古木參天,接觸點高,木質干燥,地處雷擊多發(fā)區(qū),極易引起雷電火災。1957年7月31日15時40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十三陵長陵恩殿遭受雷擊起火,1人死亡,4人受傷。周恩來總理聞訊后,命令加強古建筑防雷工作。


  7、生產用火。2004年6月20日凌晨2時30分,北京西城區(qū)護國寺西配殿失火,此次火災是由于街道辦事處將大殿承包給個人生產服裝導致變電箱走火引發(fā)電氣火災。


除此以外,因外部的火災蔓延引發(fā)古建筑起火也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我國古建筑講究“曲徑通幽”,往往位于深山茂林之中,因此一旦古建筑周圍的森林發(fā)生火災,必將嚴重威脅到古建筑本身的安全。


古建筑火災案例


案例一:京700年護國寺毀于大火


  護國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原為元朝一丞相故宅,初名崇國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賜名大隆善護國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蒙古王公貝勒修繕此寺,又稱西寺,與東寺隆福寺相呼應?,F(xiàn)僅存金剛殿以及西配殿等10處建筑遺存。


  火災回顧:2004年6月20日凌晨2時30分,北京西城區(qū)護國寺西配殿失火,經(jīng)歷了700多年風雨的西配殿在大火中部分焚毀。


  火災起因:街道辦事處將大殿承包給個人,一對夫婦在殿內開起服裝廠,并雇了多名工人,平時吃住、工作都在殿內進行。凌晨2時30分許,服裝廠變電箱走火引發(fā)電氣火災。


  火災現(xiàn)場:燒烤師傅挨家敲窗叫醒夢中人。


  救援阻礙:西配殿被包圍在平房中間,兩邊的胡同非常狹窄,消防車無法進入。消防隊員只好從兩個胡同里鋪設300多米長的水帶進行滅火。水帶還沒有連接完畢,西配殿房頂和房檐已開始大面積坍塌,屋頂?shù)拇颖粺龜嗪笸碌袈洹?/p>


  火災教訓:由于歷史的問題,護國寺遺留的大殿都淹沒在民居中。周圍的民房跟護國寺的古建筑很不協(xié)調。應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考慮恢復歷史的格局,避免民房對古建筑的破壞和侵蝕。


整改方向:古建筑要安裝火災報警系統(tǒng)。


案例二: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72萬平方米(長960米,寬750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


  火災回顧:1987年8月24號11點25分左右,有人員在院內巡邏,發(fā)現(xiàn)御花園的東邊有味兒,就趕緊去查,隱約的發(fā)現(xiàn)那里有火光,巡邏的人趕緊用報話機報告警衛(wèi)隊長,保衛(wèi)處的值班人員趕緊攜帶滅火器趕赴現(xiàn)場。


火災起因:遭受雷擊引發(fā)火災。


  建筑特點:建筑很高,起火點又在頂部,小的滅火器射程比較近,也就很難撲滅。這座宮殿原來是乾隆皇帝鑒賞書畫的地方,所以這所殿跨度大,室內空曠。


  火災損失:損失了20多萬元,這個損失是相當大的。要知道古建筑的80多平方米,毀的都是歷史古跡,其價值是難以用經(jīng)濟來衡量的。


  經(jīng)驗教訓:紫禁城作為皇家園林,體現(xiàn)了建筑方面防火最高的技術。建國后故宮博物院里還安裝了很多現(xiàn)代化的消防設施,如火災報警器,自動滅火設備,新中國為了防雷在故宮里安裝了大量的避雷針,故宮里還常駐著消防隊。這些措施讓火災損失降到最低。


  通過對以上兩個個典型案例的分析,不難看出,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火災,如何將損失降到最低顯然是重點。


文物古建筑應采取的防火對策


根據(jù)近期的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保護好這些無價之寶,必須堅持“防消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做到組織落實,制度嚴密,措施得法,施救有效,具體有以下幾項措施:


  1、提高認識,建章立制。建議區(qū)政府組織相關單位加強教育培訓,舉辦一至兩期消防安全培訓班。重點對文物古建筑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主要內容包括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預防火災的方法、發(fā)現(xiàn)火情的處理及滅火技能等,從而提高大家對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的認識,有效增強預防火災的自覺性和有效性。


  2、建立組織、明確責任。《消防法》規(guī)定:“距離當?shù)毓蚕狸犦^遠的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單位,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承擔本單位的火災撲救工作。”


  3、經(jīng)常進行防火檢查,積極整改火災隱患。消防部門應聯(lián)合文物、宗教、旅游、規(guī)化等職能管理部門每年組織幾次大檢查,建筑管理單位內部也要不定期地開展自檢行動,防火人員要進行經(jīng)常性的防火檢查。對查出的隱患要采取當場整改、逐步整改、限期整改的辦法,力爭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4、加大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力度。要加大對村民、游客等群體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增強群眾消防意識。可在鄉(xiāng)鎮(zhèn)設立消防宣傳牌,建立宣傳廣場,在各村開辟消防宣傳角。同時要加強學校的消防宣傳教育,把消防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增強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普及消防基礎知識。


  5、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古建筑防御火災的能力。在不破壞古建筑完整性的前提下,管理和使用單位要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開辟消防通道,盡量確保防火間距符合要求,并結合本地區(qū)、本單位特點因地制宜利用、改造現(xiàn)有消防水源,改造利用天然水源、增設消防水泵、室外地下消火栓等方式解決消防水源不足的矛盾,消防儲水量應夠撲滅一次火災或持續(xù)供水時間不應小于3小時用水量。


  6、電氣火災的預防。加強電氣工程安裝、施工的管理。必須嚴格審批手續(xù),并由實踐經(jīng)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的電氣工程部門承擔。安裝工程結束后,須經(jīng)供電部門和消防監(jiān)督部門共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通電使用;有關庫房、展室內的電線,必須穿管敷設。照明應用瓦以下的白熾燈泡,嚴禁使用日光燈、水銀燈照明;古建筑物群內凡用電照明的,均應在室外安裝開關箱,做到人離電斷。嚴禁使用銅絲、鐵絲、鋁絲等其他金屬代替。有關照明設施應遠離可燃、易燃物質。


  7、雷擊的預防。古建筑均應設有防雷設施,并要及時進行維護檢查和保養(yǎng)。應在每年雷雨季節(jié)到來之前,對于防雷設施進行一次細致的檢查,防止明裝導體銹蝕或損傷、折斷。若發(fā)現(xiàn)銹蝕在以上的要及時更換;查看接閃器有無因雷電發(fā)生熔斷或破損;全面測量接地裝置有無變化,電阻和電阻值超過10歐姆時,要對接地系統(tǒng)進行全面檢查。


  8、及時發(fā)現(xiàn)火災,迅速報警火警。及時發(fā)現(xiàn)火災是有效撲救初起火災的前提。近年來,許多古建筑單位設置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視屏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對古建筑單位的重要部位實施全天候、全方位的實時監(jiān)控,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火情。與此同時,古建筑單位還應建立防火巡查制度,對重點部位、用火區(qū)域、人員集中地方等實施夜間巡查,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火情、消除火災隱患。


中國古代建筑不僅是我國現(xiàn)代建筑設計的借鑒,而且早已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成為舉世矚目的文化遺產。保護好我們的古建筑遺產有著極其深遠重要的意義。同時,古建筑的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根本屬性要求我們必須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后代負責的精神,通過社會多方努力,更好地構筑起一個約束與激勵相結合的古建筑消防管理新機制,讓古老神奇的古建筑在美麗的古城煥發(fā)出更加絢麗雋永的光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四川大火燒毀“亞洲第一高木塔”,古建防火刻不容緩!
【消防安全】從亞洲第一高木塔靈官樓大火漫談古建筑消防安全
【防范】正確了解古建筑防火知識,守護我們的歷史文化
淺析古建筑防火,值得關注!
中國古代房屋均為木結構,當時都有哪些防火措施?
中國古建藝術 | 從寧波保國寺看中國古建筑的防火意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