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加入小紅書或者進入任何內容平臺的時候,都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常見的專業(yè)術語,有些是比較新的或者是某個平臺特有的,有些可能上網搜也得不到個所以然來,也只能靠自己去理解。
但是,就因為一時看不懂,很容易失去興趣,徹底離開這個平臺。所以今天攬客魔課堂想和大家分享一篇適合剛加入小紅書的人的文章,幫助大家快速理解小紅書里的名詞和定義。
1、UGC。
是一種平臺運營模式,由用戶生產內容。平臺本身并不產生任何內容,所有的內容都是用戶產生的。比如知乎、微博、小紅書、抖音等平臺都屬于UGC平臺。
2、PGC。
PGC:由專家或專業(yè)人士生成內容的一種平臺運營模式,如36氪、虎嗅網、GQ等。平臺內容由專業(yè)編輯、記者或行業(yè)權威專家提供。
UGC的典型區(qū)別在于提供內容的動機不同。比如UGC自發(fā)為用戶分享內容,平臺只需要維持秩序,而PGC則是由平臺給予物質或相關獎勵才發(fā)布相關內容。
當然,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PGC和UGC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一般一個平臺可能同時包含兩種模式。
3、個人IP。
這里所指的IP不是網絡用語,而是知識產權的簡稱。IP的本體可以是虛擬的,可以是現(xiàn)實的,可以是一種文化,也可以是一種產品。所以在我看來,IP是影響力和形象的結。比如漫威漫畫里的超級英雄是IP,李子柒也是IP。故宮是IP,耐克的喬丹鞋也是。只要有影響力,那就是IP,我們希望在小紅書打造的個人IP就是建立一個別人完全可以想象的形象,擴大我們的影響力。
4、KOL。
關鍵意見領袖英文簡稱KOL,是市場營銷中的一個概念。KOL,在某個圈子有很大影響力,或者是某個行業(yè)的權威人士,可以叫KOL。在小紅書里,有些超過50w的粉絲可以叫頭部KOL,超過10W的粉絲不到50W的可以叫腰部KOL。
5、KOC。
KOC,關鍵意見消費者的英文簡稱,也是一個營銷概念,對應KOL。KOC是近幾年才開始流行的。KOC指的是能在小范圍內影響周圍人的人。雖然他們不一定是某個行業(yè)的權威人士,但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發(fā)聲。之所以很多人下載小紅書,是想看看和自己相似的人分享的經歷,這也是KOC的價值。在小紅書里,10W以內的粉絲一般叫KOC。
6、MCN。
MCN,簡稱多渠道網絡的英文簡稱,起源于美國,是一種新的網紅經濟運作模式。這種模式結合了KOL和KOC的不同類型,幫助KOL和KOC打造自己的個人IP,保證內容的持續(xù)輸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效應,從而對接品牌或廣告公司,產生遠遠超出KOL或KOC所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在小紅書,MCN是一個廣泛存在且與小紅書官方合作的公司,在小紅書里,簽約或者孵化人才就是指的是和MCN合作。
7、私域流量。
與公域流量相比,在小紅書平臺,系統(tǒng)分發(fā)獲得的流量稱為公域流量。獲取公域流量依賴平臺,成本高(內容制作成本或購買曝光的金錢成本),而獲取私域流量幾乎沒有成本。在小紅書里發(fā)布筆記,你的小紅書粉絲可以看到,不需要依靠算法的推薦。
8、千人千面。
小紅書里的內容流量大部分來自系統(tǒng)的推薦,但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喜歡的內容也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小紅書按照算法給大家定制自己的推薦頁面,每個人打開的內容都不一樣,也叫千人千面。這種形式的推薦內容也體現(xiàn)在其他互聯(lián)網產品上,比如淘寶、知乎、抖音。
9、筆記。
筆記是小紅書中發(fā)布內容的名稱。早期小紅書產品希望用戶分享生活記錄,所以發(fā)布的內容也被定義為筆記。本質上和微信公眾號里的文章,貼吧里的帖子,知乎里的回答沒什么區(qū)別,只是因為產品形式不同,名字略有不同。
10、薯條。
薯條是小紅書推出的流量付費功能,價格1000次/10元左右。薯條只保證有效曝光,不負責點擊效果。所以投放的內容和時間是不一樣的,每次投放都會有一定的差異。薯條是小紅書個人用戶唯一可以購買的付費推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