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修禪。定力不堅,心隨神移的人,被花紅柳綠、光怪陸離的塵世迷了眼,分了心,因此,只能成為米飯,甚至是半生不熟的夾生飯。而只有那些超凡之人,立定心意,心無旁騖,物我兩忘,才能將自己釀成一瓶芳香的美酒。禪,定也。靜心修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容淡定才是生活的本真。
當(dāng)你痛苦時,最好用一下大乘自他相換的竅訣。此時觀想:“世間上也有許多跟我一樣的受苦者,愿他們的痛苦成熟于我身,由我代受,他們都離苦得樂?!比缓螽?dāng)自己向外呼氣時,觀想自己的一切安樂,變成白氣施給眾生;當(dāng)向內(nèi)吸氣時,觀想他們一切痛苦,變成黑氣融入自己。這是除苦的最佳方法。
包容之道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于忍無忍。治療嗔毒,最重要的是一定字,定能生慧,有慧則無嗔。忍字頭上一把刀,心上有刀,遲早傷人傷己。心中有忍即有怒,無執(zhí)無忍何來怒?所以,制怒最好的辦法不是壓制情緒,而是祛除我執(zhí)。海納百川,容成博大。修為自身的定力,寬心如海,不為風(fēng)浪所動,方為智慧人生。
內(nèi)心浮躁的時候,我們是沒有一點智慧的。佛法里叫做“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各種各樣的障礙都會困擾你,如果我們一念清凈了,百萬障門就不成阻礙。當(dāng)我們達(dá)到某種境界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困擾我們的身心突然間打開了,發(fā)現(xiàn)我們的人生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取得多大的成就,佛陀不會以你為豪;你獲得多少的光環(huán),佛陀不會以你為榮。佛陀更希望我們能有智慧,以醒貪迷,能從種種煩惱中解脫出來,深刻地領(lǐng)悟生命的真諦。因為無論是財富,還是地位、聲名、權(quán)勢、美貌等種種都無法長久為我們所擁有,都無法給予我們真正的快樂。能夠找回自己,是佛最大的愿望。
輪回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總是有煩惱和憂愁相伴。當(dāng)不順心的事縈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呢?“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可謂是有事必有緣,喜緣,福緣,人緣,財緣,機(jī)緣,善緣,惡緣,萬事隨緣,隨順自然,這不僅是禪者的態(tài)度,更是我們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