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瑞杭,喜愛文學(xué) 是河北省采風(fēng)學(xué)會會員 近半年來在采風(fēng)網(wǎng)發(fā)表作品80多篇,在中國作家網(wǎng)發(fā)表40多篇,多是散文與隨筆,現(xiàn)在石家莊市贊皇縣南清河鄉(xiāng)衛(wèi)生院工作 。
母親做的布鞋
前幾天回家照顧母親,偶見妻子十幾年前給孩子做的布鞋,深有懷感,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母親做的布鞋。那種布鞋穿著可舒服了。
在我的印象里,每年的伏天,母親與老家的女人們一樣,在陰涼的樹下,戴著頂針,手里拿著針錐和針線,納著鞋底子。母親的手一下一下地抽著麻繩,再用力勒緊,尤其是她一揚胳膊,在頭發(fā)上抹針的那個姿勢,似乎飄飄欲仙,簡直就是一種優(yōu)美的舞蹈,體現(xiàn)了東方女性的溫柔,矜持,勤勞,賢惠。
母親是個很認真的人。她做事力求完美,落落大方,從不拖泥帶水。她搓的麻繩粗細均勻,不起毛,不打結(jié),滑滑的。她納的鞋底針腳細密而均勻,用袼褙做的鞋幫與鞋底匹配的很好。我們穿的特別舒適,鄰家的女人們都樂意跟母親學(xué)習(xí),母親也總是抽空幫助她們,直至學(xué)會為止。
做布鞋的第一步是搓麻繩。母親先將從集市上買回來的麻,劈成一縷一縷的纏在挽起的褲管里,抽出細細的兩縷麻絲在白白的小腿上用力一搓,就打了個頭,兩縷麻絲在母親小腿的左側(cè)上下翻滾著,右側(cè)的麻繩也隨波逐流。搓到麻絲短了再續(xù)麻絲,如此反復(fù)搓。直到母親的腳勾住麻繩的雙環(huán)頭,另兩端拉直,超過母親的頭部為止,收住麻繩的頭部。再把麻繩的頭部捻細,便于穿針。母親把搓好的麻繩在左手并攏的四根手指上繞完打個套,這樣根根相套,像長長的麻花,帶著母親的氣味與麻的氣息。一頓飯的時間母親可以搓5-10根麻繩。
然后就是糊袼褙。母親每次糊袼褙先要讓我聽一聽收音機的天氣預(yù)報。如果有雨袼褙不易干,還容易壞,母親就不做了。倘若天氣好的話,母親把風(fēng)箱的壓板或者房頂上掃凈,鋪上一層紙或者舊報紙,刷上一層漿糊(平時舍不得用白面熬漿糊,就用玉米面熬漿糊),在將平時積攢的破布,碎布頭剪開,平鋪在漿糊上,再刷一層漿糊,再鋪一層破布,如此反復(fù)幾遍,大概5-6層的時候就可以了。曬干了可以直接撕下來備用。母親心細,每個人的腳大小,抽屜里都有鞋底樣。根據(jù)鞋底樣把曬干的袼褙剪成5-6層,逐層用白布沿邊,縫在一起,撒上一些摻了油的麥麩,再用一塊完整的布包在外面,這樣就可以納鞋底了。那時候每家的破布也不是太多,新娶的媳婦往往要講婆家?guī)资p鞋底的布料,一些家境不好的要借用別人家的破布來糊袼褙。
母親是一位極細心的人。她怕鞋底撒的麥麩多少不等,左右兩只鞋底未包好之前分別放在家里的小桿秤上稱一稱重量,看是否等重。我認識桿秤是那時母親教會我的,哪邊的輕了再用麥麩補齊。母親的認真與細心在我少年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親說麥麩的作用是納鞋底時省力,穿的鞋舒服,不那么硬梆梆的。
母親納鞋底時也特別講究,工具針和麻繩必須有,還得有頂針,針錐。因為鞋底厚,直接用針不容易扎透,往往用頂針往里頂就更容易了。母親通常左手握住鞋底,右手持針錐扎個眼,再換成穿著麻繩的針順利穿過去,把麻繩拽過去,最后用力使勁一勒,這一針才算完成,這樣一針接著一針,針腳一排排的很好看。母親的手很巧,她納的鞋底行距均勻,針腳整齊細密,還變著手法在鞋底的中心部位留有圖案,有的像花卉,有的像動物,有的像云彩,成為左鄰右舍女人們的樣板,傳來傳去的。至今母親納鞋底時,針錐換針后在頭發(fā)上一抹,以及針錐落在頂針的“嘀嗒”聲留在我記憶的深處。她的細心與耐心成為了我工作的楷模。
母親在后的工作是做鞋幫,鞋幫也是用袼褙糊的,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鞋樣子”,夾在書里。不過鞋幫層數(shù)比鞋底要少,鞋幫的外緣周長與納好的鞋底周長相匹配,這樣才能把鞋做好。最后是上鞋,就是把鞋幫與鞋底縫合在一起,也同樣用針錐,針,頂針以及專用的上鞋繩,流程類似于納鞋底,不過穿針引線的次數(shù)少多了,只有周圍一圈足以。
小時候,也不知道這種家做的鞋的好處,反而看到別人穿的球鞋,覺得好看,眼氣的不行,經(jīng)常要求母親買球鞋。母親說“布鞋還很多,不穿就小了,來年浪費了?!蔽抑缓美^續(xù)穿,有時候到后來鞋底歪了,不得不用鞋釘將一塊膠塊或者輪胎外皮釘在薄的一側(cè)繼續(xù)穿,一雙鞋可以穿2-3個月。后來才知道那球鞋透氣性差,穿著腳癢,還出汗,有臭味。遠比不過布鞋。那種布鞋冬天隔雪還保暖,夏天炎熱還透氣,上山不怕石塊割,下地不怕葛針扎。
由于母親的勤勞,家里小的鞋,或者七八成新的鞋不能穿了,就給了鄰里缺衣少食的人家。人家會感激不盡的,直夸母親是菩薩心腸。
現(xiàn)在的人們都穿機制鞋,大多也透氣,舒適。但都不及母親當(dāng)年做的布鞋感覺好,有韌性,還耐磨。
母親現(xiàn)在老了,需要靜養(yǎng),眼也花了,再不能穿上母親做的布鞋了,心里有種空蕩蕩的感覺,很留戀小時候的時光,更留戀母親做的布鞋。
鄭重聲明 根據(jù)騰訊對微信平臺的最新規(guī)定,本平臺自2017年1月15日起,實行新的打賞結(jié)算標(biāo)準(zhǔn)和制度,望新老作家認真閱讀細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閡。 1、作者所投稿件無論是否在紙質(zhì)媒體刊登過,在微信平臺必須是原創(chuàng)首發(fā)。 2、作品自推出之日起,七日后向shuai_pengju索要稿酬,平臺只統(tǒng)計七日內(nèi)打賞金額,七日后不另行發(fā)放。 3、單貼10元內(nèi)不返還(包括10元);100元以外(包括100元)返還作者百分之五十;200元以外返還作者百分之六十;300元外返還作者百分之七十。 4、 投稿時請附帶作者簡介和近期生活照,詩歌、詩組不低于三百字。 凡大作已被其他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過的,請勿再投《 文學(xué)百花園》及《小說大世界》 謝謝支持。 投稿郵箱:1258873875@qq.com 稿費發(fā)放:shuai_pengju 注意事項 作者必須主動索取打賞細目及稿費。 《文學(xué)百花園》首屆全國征文大賽啟事 主題:親情、友情、愛情(文體不限) 注:一等獎一名,獎金1500元;二等獎三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5名,獎金各200元;優(yōu)秀獎10名,獎金各50元。 1、來稿需注明【參賽】字樣 +作者簡介+作者生活照,否則,視為普通投稿。 2、小說、散文、故事、隨筆2000字左右為宜,不超過15000字;詩歌不超過50行。 3、本次大賽以點數(shù)取勝,打賞資金不返還(1元折合2個點擊量),50字以上有效回復(fù)折合3個點擊量。 4、本大賽獲獎?wù)邔盏酱筚惤M委會頒發(fā)的 榮譽證書、簽約證書,部分作品入選在《文學(xué)百花園 ·微刊精選》雜志并刊出。 5、 大賽時間為三個月(4月20日——7月20日)收稿時間:即日起到7月20日止。 6、獲獎信息在最后一貼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大賽郵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稿件:1258873875@qq.com 《文學(xué)百花園》、《小說大世界》聯(lián)合總編室 2017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