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如人,先明日辰。
六壬運式,先以日辰為根本也。日尊,故曰天干;辰卑,故曰地支。亥子丑應于北方,寅卯辰應于東方,巳午未應于南方,申酉戌應于西方,即地盤也。
天干者,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入式之法:甲課在寅,乙課在辰,丙戊課在巳,丁己課在未,庚課在申,辛課在戌,壬課在亥,癸課在丑。而不居卯午酉子者,以正位不敢當。故陽干居祿神所在,而陰干居祿神前一位也。
日辰,即某日干支,日為干,辰為支。
因為六壬主要運用地支判斷卦象,所以段需掌握六壬天干寄宮,口訣如下:
甲課寅兮乙課辰,丙戊課巳不需論。
丁己課未庚申上,辛戌壬亥是其真。
癸課原來丑宮坐,分明不用四正神
后文祿神即臨官,天干祿地等,則需了解十二長生訣:
以上內(nèi)容,較為簡短。筆者學習習慣,便是如此。多了,累,日日循進即可。基礎(chǔ)慢慢打,不必急于一時。
以月將加占時之上
月將,即日宿太陽也。
正月雨水后,日躔諏訾之次,入亥宮,乃登明將也;
二月春分后,日躔降婁之次,入戌宮,乃河魁將也;
三月谷雨后,日躔大梁之次,入酉宮,乃從魁將也;
四月小滿后,日躔實沈之次,入申宮,乃傳送將也;
五月夏至后,日躔鶉首之次,入未宮,乃小吉將也;
六月大暑后,日躔鶉火之次,入午宮,乃勝光將也;
七月處暑后,日躔鶉尾之次,入巳宮,乃太乙將也;
八月秋分后,日躔壽星之次,入辰宮,乃天罡將也;
九月霜降后,日躔大火之次,入卯宮,乃太沖將也;
十月小雪后,日躔析木之次,入寅宮,乃功曹將也;
十一月冬至后,日躔星紀之次,入丑宮,乃大吉將也;
十二月大寒后,日躔玄枵之次,入子宮,乃神后將也。
每月以此值月之將,而加來人所占之正時上,順布十二宮辰,即天盤也。
假令正月雨水后,日躔諏訾,乃亥將登明也。如午時,則用亥加午,子加未,順行十二辰是也。余仿此。
這段主要講的是月將加時,從地盤起天盤。其中涉及太陽過宮與月將名號?!罢岞ぁ睉鳌皧埚ぁ?,為十二星次之一。更須注意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節(jié)與氣并不相同,前為節(jié),后為氣。二十四節(jié)氣極其重要,除六壬外多處亦有涉及,如厥陰風木、少陰君火等交運時間等,若對五運六氣有意,可查《內(nèi)經(jīng)》七篇大論,及《玄珠密語》、《天元玉冊》等。節(jié)氣歌訣如下: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前為節(jié),后為氣。十二月以節(jié)相換,十二月將則以氣相代。如每年立春后三十日為寅月,但寅月前十五日并非亥將登明,雨水后填實,至春分前,為登明值事。
以今日為例,丁酉月壬申日,辰時巳將。巳加辰上,排天地盤,外為天,內(nèi)為地。天盤為陽,可隨時辰、月將不斷變換,地盤為陰,為靜,永遠不變。
呵呵,以此觀之,天盤不斷轉(zhuǎn)動,地盤不變,則為天圓地方,而所謂天圓地方,實為天動地靜。
視陰陽為四課之分。
天干陽也,干上得者曰“日”。干上陽神為第一課,乃陽中之陽也。地支陰也,支上得者曰“辰”。支上陽神為第三課,乃陰中之陽也。干上陰神為第二課,乃陽中之陰也。支上陰神為第四課,乃陰中之陰也。夫月將加時,則無極而太極也。加時而有天盤動而生陽,地盤靜而生陰,乃太極生兩儀也。至于干支分而四課布,非兩儀生四象乎!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謂之神”。
以今日為例,壬申日,辰時巳將
壬寄宮于亥。
第一課為天干壬入地盤亥,取地盤亥的天盤子水。
第二課取地盤子的天盤丑。
第三課取地盤申的天盤酉。
第四課取地盤酉的天盤戌。
以上即為起四課的方法。
此后即將步涉九宗門。九宗門為排出四課后發(fā)三傳的方法,為六壬第一道關(guān)口,亦是最重要的基礎(ch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