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上有篇文章說:將“副職”叫成“正職”,這種稱呼“戴高帽”,從某種程度講,是一種“語言賄賂”。
語言賄賂這個詞,新鮮!其實就是拍馬屁、奉承,從語言上讓領導舒服。
這讓我想起剛到報社的那些日子。
在那些日子里,不少人,特別是一些基層的人,所言所行不是順著領導,不會故意讓領導舒服。
奇怪的是,報社還發(fā)展得特別好。
單位好不好,食堂是個晴雨表。當時報社的食堂,飯菜免費不說,幾樣水果管夠。
最重要的,是報社所有人都在食堂排隊打飯,沒有人例外,沒有人特權。
這個在現(xiàn)在估計有些稀奇,但20年前一點不稀奇。
聽說華為的食堂,現(xiàn)在仍是這樣,任正非和大家一樣排隊打飯。也許,這是華為仍能發(fā)展得好的原因之一。
那個時候的領導,也不怕員工找他反映問題,不怕找他聊天、拉家常。
除了和普通員工一樣遵守規(guī)矩之外,當時的領導還會討好員工。
到報社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節(jié)后上班,我進到樓內,發(fā)現(xiàn)報社領導們站成一排,看到我和幾名員工進來,領導們齊刷刷給我們鞠了一躬。
這躬鞠的,把我嚇一跳,不過心里特舒服。
在編輯部里,小編輯敢和領導們叫板,就某個稿,當面鑼、對面鼓地辯論,我認為如何如何,叫總編、副總編也不叫某某總,都叫某老師,或者直呼其名。
想要語言賄賂?門都沒有。
辯論完了,誰有道理聽誰的,老總們也不生氣,還把小編輯叫到走廊,一起抽根煙。
這種氛圍,細想一下,單位發(fā)展特別好一點都不奇怪,甚至說,想弄不好都不可能。
你想啊,領導講平等、有雅量,下屬就敢較真、說實話。
敢較真、說實話,就能發(fā)現(xiàn)真相,發(fā)現(xiàn)真相就能發(fā)現(xiàn)問題,就能分析問題,就能解決問題。
報紙咋辦,經營咋整,也自然有了辦法,自然有了結果。
和員工吃食堂,聽員工說實話,看似小事,實際是大事。
所以,當時的報社,能在全國排前幾位,真不是偶然。
過了幾年,報社開始搞食堂小灶,供領導們專用。
我心里一緊:這領導不和群眾共進午餐了,單位有點懸。
到后來,小編直呼領導名字或者某某老師,幾乎聽不到了。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是中紀委的報社,將語言賄賂提出來,說明這種現(xiàn)象已經不是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事了,已經比較普遍,需要整改了。
文里還說:
黨員干部要克服封建特權思想和等級觀念,增強平等觀念,營造黨內民主的良好風氣,保持清醒頭腦,放下領導架子,務實清廉為民,腳踏實地干事。
吃小灶,戴高帽,最容易營養(yǎng)過剩,頭腦發(fā)熱,再加上聽不到真話,看不到真相,經常犯錯誤自然就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