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子十八,高考完了。
陪著考試的兩天,擠在學(xué)校前、賓館里,我有一種東臨碣石的感覺。
曹操觀的是海,我觀的是情。
高考之后,離別的,首先是同學(xué)。
吃早餐,一進(jìn)餐廳,就有人喊兒子的名字,同樣是高高大大的一位男生,沖著兒子揮手。兒子笑了笑,也揮揮手,又拍了拍前面一位男生的肩膀。
餐廳里,基本都是趕考的學(xué)生和陪考的家長。
吃飯時,兒子和同學(xué)們有一句沒一句聊著,家長們瞅瞅自己的孩子,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不管認(rèn)不認(rèn)識,都覺得很熟悉,很親近。
家長們的近乎,是孩子們帶來的。
同窗三年,此刻既是同入考場,又將各奔前程。
每考完一門,離分別又近了半天。甚至,他們都還沒心思如何道別離,想的還是剛才考完的和下面要考的。
作為過來人,我知道,將來他們的10年,甚至更長,夢里會總出現(xiàn)彼此的身影。
或是同學(xué)少年,親如兄弟,或是情竇初開,相思悄來。
哪怕薄得如一縷朝霞,輕得似一陣春風(fēng),但也厚得幾十年磨不盡,濃得千萬里化不開。
之所以如此,純潔使然。
高考之后,離別的,還有老師。
兒子學(xué)校的老師,每場考試,都擠在人群前面,喊著每位學(xué)生的名字,抱一抱,拉拉手,叮囑幾句,鼓勵幾聲。
看著把我的兒子,似乎當(dāng)成他們的兒子,我心里飄過幾分嫉妒,再一想,心里生出許多對老師們的感激。
高中三年的時間,老師們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確實比家長們要長。老師們在孩子們身上下的功夫,也確實比家長們要多。
帶著情感、帶著心血、帶著智慧喂養(yǎng)的一群孩子,眼看著就要離開自己,除了祝福他們一生平安,越飛越高,再就是滿懷不舍,就象是生命的一部分被帶走。
高考,是一場師傅和弟子肩并肩的戰(zhàn)場,是一場老師和學(xué)生約定好的告別。
這一刻,你能理解為什么說師徒如父子,為什么說好老師是一輩子的福分。
之所以如此,恩情使然。
高考之后,離別的,終是家長。
校門前,有的是矮個的母親,牽著高個的女兒,我的眼里,閃過在小學(xué)門前,孩子媽媽松開牽著的手,把女兒送進(jìn)校門。
時間變了,習(xí)慣沒變。
校門前,有的是頭發(fā)花白的父親,跟著青春年少的兒子。我的眼里,掠過在公園里,孩子爸爸陪著跑,陪著跳,陪著笑。
孩子大了,爸爸老了。
分離的時刻,終于到了。
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樹木上的果實熟了,就要離開枝丫。山上的雛鷹翅膀硬了,就要沖上云霄。
家長可以從小學(xué)校門,陪伴孩子到大學(xué)校門,但社會的大門,更多要自己去開啟,無人牽手,無人陪伴。
高考,滿情期盼,傷情離別。
但高考,又是歡情的。短暫的悲傷之后,孩子們在大學(xué)里開啟新的人生之旅。
歡樂屬于他們,祝福屬于我們,之所以如此,血脈使然。
犬子十八,高考之后,從此我還是我,他卻不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