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黑甲死士
刺殺第一個跳進城墻的匈奴勇士,蕭沖沒時間高興,城墻上已經(jīng)亂成一片,十數(shù)個云梯上,已經(jīng)爬進敵人。
南門外,進攻鼓聲,急如驟雨,城墻之下,匈奴前仆后繼,悍不畏死。
頂在最前面的500名守城軍士,一半左右受傷。他們身后的平民射手,傷的接近一半,死的已過200。好在守城軍民,左右是退無可退,均不懼怕,大不了一個死,臨走前最好拉個敵人墊背。
苦苦思考的慕容堅,終于想清問題所在:軻比德和匈奴人的戰(zhàn)術(shù)是,纏住機動隊,為其他方向制造主攻機會。他回頭,低聲命令貼身軍士。軍士接令后,由軍旗手向北門和東門打出訊號——分派一半兵力,支援南門。
邸岳站在城樓上,不斷射箭,將接近西城墻的敵人射殺。有2000機動隊,西門防守,雖險無憂。
險且憂的,是南門。
蕭沖第二劍,斬向那名右臂中箭的匈奴人。匈奴人將馬刀交到左手,橫格上方,企圖憑借力氣,擋住這一劍。
“叮”的一聲,“伯鈞”寶劍輕松斬斷馬刀,蕭沖手腕一抖,已在匈奴喉間一挑,送他上了西天。
蕭沖連殺兩人,讓周圍守城軍民士氣大漲,回過神來的安樂,在陽陽和“猴子”的保護下,一箭一箭,射得更快更準。
用盾牌挨過匈奴人的一刀,蕭沖反攻兩劍,將此處登城的最后那名匈奴人逼退到城垛邊。匈奴人知道他手中是寶劍,不肯用馬刀對攻,一味防守,借盾擋劍,守住登城口,讓其他匈奴人爬上城。
安樂站到蕭沖側(cè)面,借蕭沖進攻,匈奴人防守空擋,放出一箭,正中匈奴人面門,匈奴人仰身跌下城去。
蕭沖不等云梯上的匈奴人跳起來,抖動寶劍,將云梯前端露出的手腕斬斷,守城軍士跟上前,用叉竿將匈奴人叉下云梯,蕭沖連劈幾劍,將云梯砍斷變短一大截,匈奴人再想跳上城,變得極為困難。這個地方的危險,基本解除了。
雪鷹躲在一個高城垛后面,專找那些跳到城墻的匈奴人,連續(xù)發(fā)箭。馬清濤、薄海等人,迅速補位,和守城軍士一起,驅(qū)趕那些上城的敵人。
城上防護力量持續(xù)減弱,更多的匈奴人沖上城來。
韓龍和牛勁趕到時,南城墻上混戰(zhàn)一團,數(shù)百匈奴人結(jié)成數(shù)個小陣,在城上扎成據(jù)點,接應(yīng)自己人上城。城下五六十米外的地方,匈奴人騎在馬上射箭,給城上同伙提供精確掩護。
韓龍和牛勁各守城樓一邊,不讓敵人攻進城來。東門和北門的援軍,紛紛趕到,雖然加起來只有500人,但立即扛住了匈奴人兇猛攻擊。
最危急時刻,昌黎城中央,突然立起一桿黑色旗幟,旗幟方面直指南門。
旗幟一出,廣利市的南門悄然洞開,300名黑衣黑甲的步兵,分為三個方陣,急步涌出,一人一把鐵弩,身背數(shù)袋弩箭,臉上戴著黑色鐵面具。第一方陣前排正中央,是一位個子不高,體型較胖的武士。
黑甲死士來到南門,守門城卒推開塞門刀車,將大門打開。
城門外,匈奴人推著撞車正準備攻門,見到黑甲隊伍,均是一驚。
第一個方陣的黑色死士前排一蹲,前低后高,向攻城門的匈奴人齊齊射一波強弩。一波每人十箭,將箭匣里面的箭全部射光。
第一方陣重新上弩的功夫,第二方陣越過第一方陣,變成先鋒,沖向城外騎兵,第三方陣緊跟后面,變成第二方陣。第一方陣裝好弓弩起身時,變成第三方陣。
近距離的鐵弩,從匈奴兵前胸進去,從后背冒出,一波發(fā)射,將城邊攻城門的敵人滅殺干凈。黑甲死士不管那些往云梯上爬的匈奴人,直接撲向后排,逼進騎兵。
一二三方陣不斷發(fā)射鐵弩,不斷變換前后位置,他們先走直線沖破騎兵防線,再從外向里,向騎兵發(fā)起進攻。從側(cè)后面飛來暴風雨般的弩箭,讓匈奴騎兵陣型大亂,他們掉轉(zhuǎn)弓弩,向黑甲死士射箭。
黑甲死士根本不作防守,他們跟著前排百夫長,向同一方向射出弩箭,前排的人倒下,后排的人跟上。
以命換命,求死者生。
近距離對攻,黑甲死士和匈奴騎兵同樣傷亡慘重。黑甲死士比的是速度,你射我一箭,我射你十弩。
沒有城下匈奴人箭矢接應(yīng),城上匈奴兵被韓龍、牛勁帶著太學生、守城軍士和平民射手,一群一群吃掉。
當最后一把云梯推倒毀掉時,南城墻上暴發(fā)一陣歡呼聲。南城墻的歡呼,引來東門、北門、西門的歡呼回應(yīng),其他三處知道南門已經(jīng)守住!
隨后,南邊城墻上又齊聲響起“一萬一萬”的喊聲,喊聲過后,一陣一陣的箭雨,射向城下匈奴士兵。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沒了生死,錢是大事。這是精明的人,想了一箭一萬獎金的事。
韓龍看了看城外殘存的近千名匈奴兵,命令步兵隨他出城,射手繼續(xù)守城。
蕭沖叮囑受傷的陽陽和“猴子”大郎,繼續(xù)看好正在全心射箭的安樂姐,他趕緊跟著韓龍下城了。
赤影見他下來,跑了過來。騎上赤影,蕭沖把寶劍歸鞘,將弓箭拿了出來。
攻與防,現(xiàn)在該換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