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本篇為2019年11月文,“十一”后曾每?周?都?到一?次?香山,觀察楓紅?的變化。賞楓時間以10月底的前后一周為最佳,供參考。
香山紅葉是北京的一記名片,每當(dāng)這個季節(jié)就人山人海。往年這個時候,都是避著人流走,至于香山紅葉到底如何,還真不好說。
今年“十一”后,每周都到一次香山公園,觀察著紅葉的變化。10月22去時,已層林漸變,漸入佳境。此次以登山為主,從東門、知松園、眼鏡湖一側(cè)上山,這是條北線,有2300級石階,直上直下,為健身者所愛。
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為公園最高處。因山頂乳峰石上翻云吐霧,類似香煙繚繞而得名。從豫泰門經(jīng)梅石,走向紅葉林區(qū),只偶見幾株紅葉。山上仍以翠綠為主,稍微有點變色。
從靜翠湖出來,湖旁有一株孤獨的小紅楓,許多人在拍照…
上周(10月31日)再去香山時,紅葉已進入最佳觀賞期,尤其是一進公園東門,勤政殿前兩棵碩大的楓樹,如火似錦,極為壯美!
此次以觀景賞紅為主。從知松園、眼鏡湖,轉(zhuǎn)向見心齋、琉璃塔,上到隔云鐘,從香霧窟至香爐峰。
靠近索道一側(cè)的北坡,紅葉團團簇簇,橫向小路也飄滿紅色…
香爐峰人滿為患,每次都留影一張,此次人多已沒法再照!“踏云亭”掩映在秋色中…
依舊走向南坡紅葉林區(qū)。楓葉正濃,極目遠眺,半紅半黃,層林盡染!
紅色給人以一種吉祥喜慶的感覺,漫山遍野,如火如荼,感受到的是一種金秋壯美與浪漫!
從白松亭、洪光寺那條小道下來,沿途紅葉夾道…
轉(zhuǎn)道香山寺、來青軒、雙清別墅,從翠微亭出去,許多古跡名勝都集中在這一帶。
昨天(11月5日)又到香山,依舊人流如潮,但勤政殿前兩棵如火的楓樹,已經(jīng)凋落,不禁令人感嘆時光的短暫,萬物的驚艷也只是一瞬間的事!
還是先從東門至眼鏡湖。銀杏已成主角,金燦燦的令人耀眼…
經(jīng)昭廟折返到松林餐廳處,從中線上山…
經(jīng)玉華岫、香霧窟、西山晴雪,登上香爐峰。沿途翠柏掩映,層層攀高,可盡攬諸多建筑名勝。
玉華岫視野開闊,香霧窟平臺周圍,楓紅正濃。
西山晴雪的登山臺階,有一段楓紅夾道…
香爐峰站滿了游人,人也是一道風(fēng)景線。天空不晴朗,極目遠眺,山內(nèi)山外,紅葉隱隱而現(xiàn)。
下至豫泰門,沿南山大墻而下,直至青末了。原來這條路,才是香山觀賞紅葉,最佳的路線與地點!!
沿途紅葉就沒斷過,身臨其境,在楓林中穿行…
漫山遍野的楓葉,像耀眼的火焰一般,把整個香山襯托的尤為壯觀!
而且多是些老楓樹,有的已開始飄飄灑灑地凋落,有的楓紅正濃,你方唱罷我登場!
沿漫漫長路下至青末了,從靜翠湖出去。已是下午,公園外游人,仍是源源不斷地涌來…
香山公園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距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占京西“三山五園”中的一山一園,有大大小小的園林八十余處。
來香山觀賞紅葉,應(yīng)以觀紅、登高、賞景相結(jié)合。如果單純看紅葉,西山一帶到處都是,一點也不遜色。
三周觀葉覺得,香山紅葉主要集中在南山坡,時間以10月底,前后一周為最佳。建議從中線玉華岫、香霧窟上到香爐峰,下山時沿南山大墻走一段,從白松亭那條小道下來,再順游香山寺諸景。
目前香山紅葉已快到惜別期,想看應(yīng)抓緊時間?。?/span>
香山紅葉舉世聞,三周賞楓身踐行;
果然不負絢秋色,峰高景勝漫坡紅。
(2019.11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