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宮總攝被玄纁,天后鑾儀一半分。敦肅獨全終始禮,家書不發(fā)大將軍?!?/strong>
清朝雍正年間,有一位皇貴妃,謚號為敦肅,敦肅皇貴妃是大將軍年羹堯的妹妹,最為謹慎,偶有家書,必先呈御覽,所以能夠保全始終。
敦肅皇貴妃也算是清宮史上的一個熱點人物了,我們所看到的影視形象,有可能是年素言,也有可能是年世蘭,不過,無論是年素言,還是年世蘭,都不是真實的敦肅皇貴妃,歷史上的敦肅皇貴妃并不是一個囂張跋扈的女人,相反,卻善良謹慎,身子骨也不太好,堪稱宮廷版的林黛玉。
敦肅皇貴妃所在的年氏是明朝的官宦世家,祖父名叫年仲隆,年仲隆原是遼東錦州正三品的指揮使,崇德元年在參加松錦會戰(zhàn)時不幸被俘,族人被編入漢軍包衣,成了滿洲人的奴隸。
誰知,年仲隆也非等閑之輩,他憑借自身努力在順治十二年(1655年)考中了進士,清廷規(guī)定,凡是中了進士的,免除奴籍,獲得人身自由,同時免除家中兩個成年男子的差徭,并賜發(fā)綢緞金銀,被授予官職。
正是憑借于此,年家擺脫了奴籍的身份,年仲隆也得以進入官場,雖然年仲隆本人的仕途并不順利,但他的兒子年遐齡卻很有本事,年遐齡在22歲時憑借筆帖式入侍,成為兵部的一名小主事,隨后平定三藩年遐齡抓住機遇,升任刑部郎中。
后來,年遐齡在官場上一路上順風順水,康熙四十三年以湖廣巡撫職位退休。
康熙四十八年,皇四子胤禛被封為雍親王,封在鑲白旗,成為鑲白旗的小旗主,恰好年家就屬于漢軍鑲白旗,由此,年氏一家便成了雍王府的屬人。
還有一點不能忽略,康熙四十八年,也就是胤禛被封為雍親王的這一年,年遐齡的次子年羹堯出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年羹堯的升職與雍親王到底有多少關(guān)系,這誰也不知道,但或許從此刻開始,雍親王似乎開始巴結(jié)這位王府屬人了,這對奪嫡斗爭來說,非常關(guān)鍵。
巴結(jié)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康熙五十年左右,年遐齡的幼女,即年羹堯的妹妹年氏嫁給了胤禛,成了雍王府的側(cè)福晉。
果不其然,胤禛對這位側(cè)福晉非常寵愛,康熙五十四年,年氏為胤禛生下第四個女兒,后來,從康熙五十九年,一直到雍正元年,年氏接連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皇七子福宜、皇八子福惠與皇九子福沛。
從年氏首次入府,一直到雍正登基,年氏幾乎包攬了雍正所有的子嗣,年氏這段時間所受的寵愛,可見一斑,當然,這其中也與年氏的兄長年羹堯有很大關(guān)系。
康熙六十年(1721年),年羹堯進京入覲,康熙御賜弓矢,并升為川陜總督,成為西陲的重臣要員。
果不其然,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帝國權(quán)柄發(fā)生更迭之際,川陜總督年羹堯擎天保駕,助雍親王胤禛登頂紫禁之巔,年羹堯的妹妹,原雍親王的側(cè)福晉年氏被封為貴妃,成了大清后宮的第二號人物。
相比之下,資歷更老的原側(cè)福晉李氏只封了一個齊妃,而且,雍正對年氏所生的兒子?;郏ǜ;荩┦窒矏?,經(jīng)常帶在身邊,就連乾隆后來都不得不承認“朕弟八阿哥,素為皇考所鐘愛”。
但是,我們剛剛講過,年氏是一個身體“素病弱”的女人,還接連生了四個兒女,尤其是在懷皇九子福沛時,正值康熙大喪,繁雜的喪葬儀式讓年氏不堪重負,最終導致小產(chǎn),身體狀況急轉(zhuǎn)直下。
雍正三年十一月,剛?cè)雽m沒幾年的年氏已經(jīng)病入膏肓,當時恰逢康熙去世三周年祭祀活動,雍正前往景陵祭祀,年氏便單獨留在了圓明園。雍正返回之后,立刻來到圓明園看望年氏,放下政務,專門陪伴愛妃。
為了沖喜,雍正下令將年氏晉封為皇貴妃,這是清朝第一次出現(xiàn)漢族血統(tǒng)的皇貴妃,可見,雍正確實寵愛這個女人,絕不局限于政治層面,因為此時,年氏的兄長年羹堯已經(jīng)被治罪了,雍正還是礙于年氏的情面,暫緩了對年羹堯的處理。
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年氏薨逝于圓明園,賜謚為敦肅皇貴妃。
隨后,雍正為年氏舉行了隆重的喪禮,喪禮期間,雍正不悅的心情隨處可見,比如說一連幾日數(shù)次責罵廉親王胤禩等涉事官員,不惜派七個近支王公為年氏穿孝,詔書中,雍正對這位皇貴妃給予高度肯定:
“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皇考嘉其端莊貴重,封為親王側(cè)妃。朕在即位后,貴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盡心力盡禮,實能贊儴內(nèi)政?!?/p>
乾隆二年(1737年)敦肅皇貴妃金棺隨同雍正皇帝、孝敬皇后梓宮同日葬入泰陵地宮 ,棺位置于皇帝左側(cè)。
敦肅皇貴妃年氏,可以說是雍正一生最寵愛的女人,雖然雍正不可能像皇太極對海蘭珠、順治帝對董鄂妃那樣,有過分的舉動,但對年氏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實屬難得了。誠然,鐵面帝王也有他柔情的一面,尤其是對敦肅皇貴妃,或者是怡親王胤祥。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世宗實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