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學生能在學習的道路上走的遠些,能夠達到終身學習,享受智慧帶來的人生幸福感。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什么,今天,我突然悟到,那就是把握三個學習過程,即愿學、會學、能學。
一、愿學由家長決定
大家都愿意培養(yǎng)愿意學習的孩子,但實際情況是孩子不愿學,為什么?這是家長的原因,是由于家長沒有重視親子關系,導致孩子不愿聽家長的話,甚至頂撞家長,與家長的要求對著干。
其實學習是孩子的本能,每個孩子從出生就愿意向未知領域探索和學習,在這個過程離不開家長的鼓勵和幫助。例如孩子的學說話和學走路,家長不知花了都少時間,但家長從來不著急,而是耐心地一遍一遍教,直到孩子成功。孩子長大上了學,家長把學習的任務交給學校的老師,然后高目標的要求孩子,結果孩子不斷失敗,不斷受到打擊,正如跳蚤實驗中的跳蚤一樣,一次又一次的被撞,讓跳蚤產(chǎn)生了自卑的心理,最后喪失了自己跳高的本能,孩子也就喪失了學習的動力,不愿意學習了。
要想讓孩子愿學,家長一定要重視親子關系,通過聽孩子想說的,說孩子想聽的改進孩子的關系,通過降低目標來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二、會學由老師決定
孩子愿學了,還是學不好,這就是老師的原因了,老師沒有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和技能,沒有讓孩子找到適合他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學科特點和方法,如果老師不能夠濃縮學科知識的精華,就會讓孩子花很多的時間做大量的題,結果成績只能及格,不可能優(yōu)秀,因為學習的成本是時間,只有提高效率,才能達到優(yōu)秀。
要想讓孩子會學,一定要引導孩子梳理和老師的關系,親其師信其道,信其道才能接受老師的方法和技能,借老師的智慧前進。
三、能學由孩子決定
孩子愿學了,孩子會學了,只要孩子有了學習的目標,就能夠主動地學習,就達到了能學。
對于高中以上的學生,大多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人生目標,他們就會到達能學,就會終生學習,不為成績而是為了自己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