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家長,通過公眾號的留言咨詢我,“如果孩子平時上學都給零花錢,她不愿意上學了,所以孩子要零花錢我沒給,這樣對不對?”
我回復到:“如果零花錢是與孩子商量好的,孩子上學給,則孩子不上學就堅決不給:如果沒有商定,則與孩子商量好,再執(zhí)行。總之,嚴格是在制度上,是在規(guī)則上,不是在情緒上,不是在隨意的行為上,作為家長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讓孩子與我們作對。”
通過家長的咨詢,我發(fā)現(xiàn)面對孩子的要求,我們家長如何去處理,真的是個問題?為了讓家長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我今天給大家談談怎樣處理孩子的合理要求和不合理要求:
1.馬上答應滿足他,這種情況較多,我認為這樣失去了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機會,同時也不利于對孩子的教育。
2.延期滿足孩子,也就是說,家長可以答應孩子,當孩子符合家長提出的條件時,才能兌現(xiàn)。
這實際上是引導孩子付出積極的行動而達成目標,同時也是對孩子意志力的培養(yǎng)。家長可根據(jù)孩子的性格和家庭情況設(shè)定出自己的條件,滿足了條件才可以滿足孩子。希望家長一定要學會這種延期滿足孩子的教育方法。
二、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1.馬上拒絕,我們常常聽到父母說:“不!”“不行!”不給孩子一點余地,其實這是在把孩子往我們的對立面去送。我們之所以認為孩子的要求不合理,那是站在我們家長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要求。
比如,孩子讓買手機一件事,如果孩子的目的是為了給家長聯(lián)系,方便自己的生活,那么,要手機就是合理的,否則為了上網(wǎng)玩游戲就是不合理的。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知道孩子如何想的,因此,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我們最好不要馬上拒絕,應該把這個機會抓住,對孩子進行溝通和教育。
2.延期拒絕,當我們不能馬上拒絕時,就要用“可以”取代“不行”, 進行延期拒絕,耐心向孩子解釋滿足不合理要求的原因和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學會理解家長,能夠從新對自己的要求進行選擇。
比如,孩子要求買手機,家長的回答應該是,“可以,有了手機你就可以跟家長聯(lián)系,也可以上網(wǎng)學習,是好事。但手機還有一個壞處,那就是也可以上網(wǎng)玩游戲和聊天,這樣就耽誤了學習,我不建議買。如果你想買,就必須使用它的好處,一旦影響了學習,就再也不讓你用了,近幾年,也不會給你再買了,你考慮一下?!蓖ㄟ^這樣的交流,即促進了親子關(guān)系,也給孩子定下了規(guī)則制度,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可以立即拒絕孩子的要求。
總之,面對孩子的要求,無論合理不合理,只要不是馬上必須做的,我們都要學會延期處理,這本身就是對孩子進行的一種過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