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九江之郭威、姚策“錯換”28年一事在網(wǎng)上鬧得沸沸揚揚,雙方(包括當事人和背后的網(wǎng)友)各執(zhí)一詞,針對是“錯換”還是“偷換”相互攻訐,直到關鍵當事人姚策身死仍然有愈演愈烈之勢。
客觀評判熱點事件,關鍵的兩點:一是不持立場,冷眼旁觀才能不偏不倚;二是抓住關鍵點,剖析關鍵點才能直抵事件本質(zhì)。
“錯換”事件中有一個細節(jié),了解該事件的都知道,就是開封淮河醫(yī)院賠付杜新枝、姚策的100萬。但深入思考這100萬的相信沒多少,否則網(wǎng)上早嚷嚷上了?,F(xiàn)在我們層層分析一下這個100萬。
首先談賠付效率:20.12.7杜希寬、姚策訴淮河醫(yī)院,一審判淮河醫(yī)院賠付杜、姚精神損失費各20萬元,淮河醫(yī)院在審理前已賠付10萬元,判決后又賠付30萬元;短短兩個月后的21.2.8,二審將賠款追加為100余萬元,增加了醫(yī)療費、營養(yǎng)費、誤工費等總計60余萬元。淮河醫(yī)院對兩次判罰都沒有太大的異議,而且賠付的效率也挺高。是深為自己的管理責任而懺悔,還是有其他考量?
其次說投訴主體:雙方錯抱,均有切膚之痛;姚家錯養(yǎng)多病的姚策28年,吃盡苦頭,更應該被賠付,結果投訴主體只有杜家和姚策,沒有姚、許夫婦,這是為何?
第三說熊磊對姚杜兩家長輩的態(tài)度:熊磊本是姚家媳婦,即使婆媳關系可能不好,但畢竟多年的一家人了,結果在兩家之爭中毫不猶豫地投向剛認識不久的“親公婆”,這又是為何?
分析上述疑問前,先就事件定性(錯抱還是偷抱)加以探討:無論是修改郭威出生日期、出生醫(yī)院,還是失蹤的郭希志、修改的醫(yī)院記錄,一切的證據(jù)都證明,偷抱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醫(yī)院工作人員、產(chǎn)婦合謀,以自己已知有病的孩子偷換成別人家健康孩子。
網(wǎng)上不冷靜的網(wǎng)友,之所以惡毒痛罵郭杜夫婦,就是基于這種傷天害理的自私行為,無情地挑戰(zhàn)了大眾道德底線。那么冷靜的網(wǎng)友呢?首先應該直視人性,人性往往是灰色的,并非黑白分明、大善大惡,對大家是如此,對杜新枝也是如此:自己有肝病,后代很可能遺傳此病;已經(jīng)有一個弱智女兒,迫切想要一個健康的孩子;剛生下的兒子的體檢報告(攜帶乙肝病毒,而且那時候沒有乙肝阻斷針)徹底擊潰了一個母親的心理防線。她會想,為什么我總是這么倒霉?為什么人家那么幸福?心理扭曲下,一個一貫善良的人也可能做出不智的行為,而且恰好同院就有一個來自遙遠他鄉(xiāng)的健康男孩,恰好主管護士又是郭希志。
杜新枝不是惡魔,即使她真的偷換了孩子,我們看后續(xù)她做了什么?
首先,杜新枝對郭威怎么樣?網(wǎng)上說的她諸般對郭威不好,畢竟只是傳言。相信關注這件事的人,都看過年輕的杜新枝抱著年幼的郭威的照片,看二人的表情、抱著的姿勢,有孩子的人都相信杜新枝是愛郭威的,愛較之傳言,是更確切的證據(jù),這也是郭威始終以善意對待郭杜夫婦的原因。
其次,杜曾帶著郭威去九江燒香,注意是去燒香,還帶著郭威。杜多年來飽受良心的譴責,同時又深深惦記遠在九江的親生兒子,她想去看看親生兒子過得好不好?順帶去九江的寺廟懺悔一下自己的過錯,相信她在九江應該偷偷打聽了姚策的生活狀況。如果僅僅是要偷偷了解一下親生兒子的狀況,為什么要帶著郭威呢?很明顯,她已經(jīng)有帶養(yǎng)子認親的心理準備:杜新枝的心也是肉長的。但是很遺憾,最終什么也沒有發(fā)生。
上面鋪墊結束,再回頭分析百萬賠款中的疑惑就水到渠成了。
首先,杜對姚許夫婦和姚策是心存愧疚的,但同時偷換事件還要隱瞞。怎么辦?需要作一個一箭四雕的行動,既能阻止姚許夫婦狀告醫(yī)院(醫(yī)院可能公布真相),又能阻止醫(yī)院公布真相,更能對親生兒子以補償,還能證明自己也是錯抱事件受害者。那就是率先狀告淮河醫(yī)院,自己墊付賠償金,同時告訴姚許夫婦,賠償金全部用于姚策的后續(xù)治療和孫子的成長。這不是上上策,但極度被動的郭杜夫婦已經(jīng)沒有更好的對策了。這里面的關鍵是姚許夫婦:她們要站在姚策的立場上,以放棄追查真相,換取郭杜夫婦給養(yǎng)子一家的利益。我的猜測是二人是善良的,雖百般不甘,但還是艱難答應了,但有個要求,要回自己給姚策買的房子,否則就繼續(xù)追查真相:親子郭威即使不能回九江生活,但總要給他準備點什么。對此將死的姚策雖認為合理,但多少有些怨懟,熊磊就更不答應了:她必須考慮單獨撫養(yǎng)兩個孩子的難處。
先前的三個疑惑,即可輕易解答:
1、醫(yī)院自然知道真相,但“偷抱”與“錯抱”兩者之間對醫(yī)院的負面影響相差甚遠,更加之慷他人之慨,樹立了負責任單位的形象,何樂而不為?
2、關于投訴主體問題,錢是自家出的,受益人自然不能有別人了。
3、熊磊對兩家的態(tài)度差異就更顯然了:新公婆變相給了100萬,前公婆卻想要房子。
看,這才是真相應該有的樣子,人生百態(tài),自然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