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南米北面,但蘇州有兩個面食是北方比不了的,一個是蘇式面,一個是餛飩。
蘇式面勝在澆頭和湯頭,但面條細軟,相比之下,北方面多是手搟,更筋道。
北方有餃子,南方有餛飩,蘇州的餛飩更是玩出了不一樣的花樣!
個頭上,有大餛飩、小餛飩;餡料上,有全肉、全素、菜肉;湯底,也有雞湯、骨頭湯;做法上,有湯餛飩、煎餛飩、拌餛飩、砂鍋餛飩……
在蘇州不知道吃什么的時候,隨便走進街頭一家小館,選它,就對了!
鮮掉眉毛的蘇式小餛飩
在清代宮廷畫師徐楊所繪的《姑蘇繁華圖》中,能明顯看到掛著“小餛飩”招牌的食肆,可見在清代的蘇州,餛飩就是街頭小吃了。
“皮薄而不破,肉少而精巧”,是蘇州小餛飩的精華之處。蘇州人吃餛飩,大餛飩重餡兒,小餛飩品湯,所以這小餛飩講究的就是一個湯“鮮”。不管是骨頭湯還是雞湯,一定都是清清爽爽沒有一點肉渣骨屑。
碗里撒上一點蝦皮、蛋皮絲和蔥絲,嫩紅翠綠煞是好看。吃餛飩前喝上一口湯,保準你會鮮掉眉毛!
有點可愛的泡泡餛飩
泡泡小餛飩可以說是蘇州名聲在外的美食之一了,蘇州是劉嘉玲的故鄉(xiāng),據(jù)說她每次回來,都要吃上一碗泡泡小餛飩。
泡泡小餛飩,在包的手法上很有技巧,只需一點點肉餡,皮子削削薄,裹住餡之后皮子仍要留有空間。這樣下鍋之后,沸水的作用下,很快鼓起來,撈在碗里,像一個個小氣球一樣漂浮在湯上。
每吃一口就是一個軟泡泡在嘴里咀嚼,鮮嫩無比,泡泡餛飩味道和普通小餛飩差不多,主要是“泡泡”造型可愛,讓人心生歡喜。
扎實的薺菜餛飩
薺菜餛飩屬于“菜肉餛飩”,一般個頭較大,如元寶的形狀,面皮筋道,吃起來美味,口感扎實,可以當主食。
薺菜一般在冬季和春季的時候生長,帶著野菜的鮮靈,洗干凈后沸水一燙,剁碎后和豬肉糜攪和在一起,一個字:鮮!一碗下肚,感覺吃下了整個春天。
金貴要數(shù)刀魚餛飩
蘇州眾多餛飩中最講究時令且金貴的,應該就屬本季時鮮刀魚餛飩了。
刀魚號稱長江第一鮮,清明前的刀魚味鮮刺軟,用來包餛飩最合適不過。刀魚的肉質(zhì)十分細嫩,不同于豬肉的干柴,沒有蝦肉的Q彈,卻在唇齒間讓人難以忘懷。
滾燙的砂鍋餛飩
砂鍋餛飩的配料非常豐富,不光有餛飩,還可以加小青菜、紫菜、油面筋等等,湯底是用高湯吊的,非常鮮。
用砂鍋裝上滿滿一鍋食材,燒至滾燙端上桌,熱氣騰騰,香氣撲鼻,最適合天冷的時候吃。饞的等不及涼下來,急吼吼來一勺,不免被燙,一邊嘶嘶吸氣一邊還停不下來……
夏天的煎餛飩
煎餛飩是夏天的美食,氣溫高,湯湯水水的吃起來又熱又麻煩,金黃酥脆的煎餛飩就特別受歡迎。
蘇州人習慣將沸水煮熟的餛飩冷卻后,在鍋里煎至餛飩皮金黃略帶脆,吃的時候佐以太倉糟油為蘸料,清清爽爽,咸鮮味美。
餛飩在蘇州算得上稀松平常的小吃,大街小巷,到處都有它的身影,哪家店最好吃?不好評判,各有千秋??吹昀锏目腿司蛯α?,大家都點,那這家的餛飩一定有過人之處。
作為從小吃到大的食物,蘇州人對餛飩是有情懷的。今天家里阿裹餛飩吃?
圖:蘇茶網(wǎng)、攝圖網(wǎng)
“
遠渚蒹葭覆綠苔,姑蘇南望思裴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