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成都到底有好“渴”?

說出來你或許都不相信,成都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

什么?岷江、沱江、錦江、青龍湖、三岔湖、興隆湖 …… 江河縱橫、湖泊密布,更不用說可以驕傲一萬年的都江堰,我大成都會缺水?

沒錯。打開水龍頭,白花花的自來水不再流出,每天定時定點,提著桶去小區(qū)外排隊接水,龜裂的大地、干涸的眼神、焦灼的口唇 …… 這一幕幕影視作品里的場景,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就會在現(xiàn)實中上演。


△ 圖據Pixabay


先來看一組數據。

目前全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約為2100立方米,四川省人均占有量為2900立方米,成都平原經濟區(qū)人均水資源年占有量僅1000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值一半,不足全省的40%。早在十多年前,成都就被列為全國400個缺水城市之一。

再來看看都江堰。自從古蜀先民天才般地修建了 “ 因勢利導、無壩引水 ” 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 “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 的天府之國,幾千年來,平原上的人民都是靠都江堰分流岷江水來維系生產生活。成都人熟悉的江河湖泊,絕大部分都來自岷江水。


△ 都江堰魚嘴。圖據Pixabay

但是,隨著近年來都江堰灌區(qū)延伸擴建和人口增加、產業(yè)發(fā)展和城鎮(zhèn)擴張,我們的 “ 母親河 ” 岷江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了。據統(tǒng)計,目前整個岷江上游來水使用率超過50%,而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是40%,而且岷江徑流量正在逐年下降。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增長。 “ 七普 ” 統(tǒng)計顯示,成都近十年(2010-2020年)增長了約582萬人,躍居全國第四大人口城市。 “ 七普 ” 后這13個月,成都常住人口又增加了25.42萬人。


△ 枯水期的岷江,裸露的河床

照這個勢頭發(fā)展下去,到了2035年,成都市常住人口極有可能突破城市總規(guī)(2016-2035年版)預計的2300萬人,再加上平原經濟區(qū)其他七市(德陽、綿陽、遂寧、資陽、眉山、樂山、雅安),總人口預計超過4600萬人。

一方面是 “ 母親河 ” 岷江來水逐年下降,一方面是用水人口逐年增長,缺水是必然趨勢。遠的不說,環(huán)城生態(tài)公園由最初規(guī)劃的 “ 六湖 ” 減為 “ 三湖 ” ,城南某湖長期蓄水不滿,城區(qū)一些小河道長年涓涓細流,都是成都水資源捉襟見肘的突出表現(xiàn)。

2020年成都人均占有量不足600立方米。作為對比,國際社會公認的用水緊張線是人均水資源擁有量1700立方米,低于1000立方米即為面臨缺水,低于500立方米即為嚴重缺水。成都正在加速滑向 “ 嚴重缺水 ” 。


△四川各市(州)2020年水資源量,成都平原經濟區(qū)8市只占四川水資源總量約25%。圖據四川水利廳官網



隨著成都平原都市圈建設加速,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向城市追求幸福美好生活,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要彌補巨大的用水缺口,無外乎開源/節(jié)流兩種方式。在成都平原大力開展節(jié)水改造、建立節(jié)水型社會,雖然可以暫時緩解,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要解渴,只有向外 “ 借水 ” 才是根本出路。

跳出平原看四川,四川的水資源總量其實非常豐富,但是存在嚴重的時空失衡。時間上,全年7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5-10月,容易形成季節(jié)性缺水;空間上,人口、耕地和經濟總量占全省80%的盆地腹部區(qū),水資源量僅占20%。

跨流域調水,打破四川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衡、與經濟地理格局不相稱局面,由此,大渡河進入視野。


△ 大渡河。圖據@四川水利

與成都平原隔著邛崍山脈的大渡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邊緣,在樂山匯入岷江,自古以來就是四川盆地漢族農耕文明的天然屏障,和川西橫斷山脈中那些大江大河相比,它與我們的心理距離要近得多?!镀呗伞らL征》中,主席對千山萬水一筆帶過,只“點名”了兩條大江,其一就是大渡河,足見其地位之超然獨特。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四川就提出了 “ 引大濟岷 ” 工程 —— 引大渡河之水入岷江。

為什么選擇大渡河?

首先,大渡河水量充足,在平原附近的江河中,最有條件給岷江補水。其次,工程取水口海拔超過一千米,末端海拔只有六百米左右,落差大,全程可實現(xiàn)自流輸水,可行性強。而大渡河之水來到成都平原后,即可充分利用現(xiàn)有完備的都江堰水網體系,不需要再建配套工程。


△“引大濟岷”工程引水線路剖面圖。從取水口到末端海拔落差近500米,全程可實現(xiàn)自流輸水(本圖根據工程初步規(guī)劃制作,僅供參考)。制圖:成都向上

另外,每年夏季,位于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樂山常遭遇洪峰襲擾,其中大渡河就是重要的洪水來源。而引大濟岷工程通過建設數座大型水庫進行調蓄,可以充分利用大渡河汛期洪水資源,還有助于下游防洪。

當然,質疑的聲音也不小。 “ 引大濟岷 ” 工程引水線路要穿越龍門山地震斷裂帶,而且工程以隧洞為主,混凝土老化滲水也給后期運維帶來很大難題。此外就是大型工程論證中常見的 “ 慎之又慎 ” 派 —— 從水圈和大氣圈、生物圈、巖石圈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流來看,跨流域調水工程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負面影響不可避免,宜慎之又慎 ……


△ 四川省水系圖。圖中用虛線標注的就是岷江和大渡河,二者之間隔著邛崍山脈。圖據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官網

對此,四川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工程安全可行,從地質及地震、環(huán)境敏感區(qū)、建設征地、取水對下游影響、與南水北調西線工程關系5個方面進行過深入論證。相關論證顯示, “ 引大濟岷 ” 工程建設不存在重大制約因素、技術難題和社會穩(wěn)定風險。此外我省已建成/在建多個大型灌區(qū)工程,很多成功經驗和技術手段都可運用到 “ 引大濟岷 ” 工程的后續(xù)建設和運營管理上來。

至于對那些 “ 慎之又慎 ” 派,UP君倒是建議,成都平原缺水是肉眼可見的現(xiàn)實,面對如此嚴重的現(xiàn)實需求,格局可以再大點。


受限于四川的財力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 “ 引大濟岷 ” 工程曾長期停留在設想中。直到西部大開發(fā)十周年之際,才被正式提到國家層面。

2012年, “ 引大濟岷 ” 工程被納入國務院批復的《長江流域綜合規(guī)劃(2012——2030年)》重大項目之一。在此后連續(xù)數年的全國 “ 兩會 ” 上,代表、委員們都大聲呼吁盡快實施。


△ 近年來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要求盡快實施“引大濟岷”呼聲很高

2021年, “ 引大濟岷 ” 工程被納入《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規(guī)劃綱要》和全國 “ 十四五 ” 水安全保障規(guī)劃,被列為四川省 “ 十四五 ” 規(guī)劃重點工程之一;2021年10月27~29日,國家水利部水規(guī)總院在北京組織召開《引大濟岷工程規(guī)模及總體布置專題報告》技術討論會議,與會專家及代表充分肯定了引大濟岷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同意工程引水水源點及引水總干線方案,并提出了進一步補充完善的建議和意見。

今年2月9日,《四川省引大濟岷工程規(guī)劃環(huán)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進行了第一次信息公示;2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引大濟岷工程建設征地范圍內禁止新增建設項目和遷入人口的通知》正式發(fā)布。這份通告發(fā)布,標志著 “ 引大濟岷 ” 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 截圖自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

在環(huán)評公示中,我們可以大概了解到 “ 引大濟岷 ” 工程目前初步確定的總體方案。


△ 截圖自@四川水利

引水線路總長約304公里(其中大部分為隧洞),年平均引水量27.07億立方米(約占目前都江堰供水量28%、大渡河瀘定斷面年均徑流量10%),總工期96月(8年),總投資約680億元;受益灌面1400萬畝,供水區(qū)人口約3500萬,惠及成都平原7市40縣(市、區(qū));輸水線路上另規(guī)劃3座消能電站,總裝機68萬千瓦,年發(fā)電量34億度 …… 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四川又一個堪比川藏鐵路的 “ 世紀工程 ” !

相關鏈接:
向上智庫 | 川藏鐵路世紀故事 —— 一個跨越三個世紀的戰(zhàn)略工程 (上)
向上智庫 | 川藏鐵路世紀故事 —— 一個跨越三個世紀的戰(zhàn)略工程 (下)

一些細節(jié)也可以看出這項世紀工程有多宏偉 —— 引水主干管道隧洞直徑6米多,相當于兩個成都地鐵列車隧洞的口徑;六根分管道每根直徑接近于一條雙向四車道馬路的寬度,也是埋在地下。


△ 引大濟岷工程示意圖,截圖自四川衛(wèi)視

從上圖可以看出, “ 引大濟岷 ” 主干管道由西南向東北串聯(lián)起了成都三大水源地 —— 三壩水庫、李家?guī)r水庫和都江堰水利工程。其中三壩水庫和李家?guī)r水庫都是成都的應急備用水源,“引大濟岷”建成后,這兩座水庫的 “ 應急 ” 二字可以去掉了。


△ 三壩水庫效果圖。三壩水庫位于大邑縣?江河中段。圖據@武侯水務

“ 引大濟岷 ” 工程對整個成都平原的未來發(fā)展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僅能解決平原上四千余萬人口的基本民生和用水安全,而且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支撐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和成都平原都市圈建設都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 “ 天藍地綠水清 ” 的公園城市示范區(qū),也將變得更加豐盈潤澤。

也正因為如此,盡管目前工程還沒有開工建設,但是平原經濟區(qū)很多城市如德陽、綿陽、遂寧、資陽、內江、雅安等都開始搶跑加速,希望加入到了這場大項目中盡早獲取紅利。


△ 各地搶抓“引大濟岷”工程先機

預計今年5月, “ 引大濟岷 ” 工程可研報告編制完成,樂觀估計能于今年底前開工建設。四川省水利廳負責人表示, “ 總體看來進展快速、進度滿意、形勢喜人 ” ,但是整個工程建設工期8年,加上前期準備預計需要10年左右才能建成發(fā)揮效益, “ 如果不盡早開工的話,到2030年后成都平原經濟區(qū)缺水現(xiàn)象將更加嚴峻,甚至可能出現(xiàn) ’ 水荒 ’ 。 ”

饑渴難耐的成都平原,正在期盼著數百公里外的滔滔大渡河水。讓這甘甜的生命之水來得更快些吧!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6-2035)》提出“以水定人”,到2035年將全市常住人口規(guī)模控制在2300萬?,F(xiàn)在看來這個上限很快就會被突破。截圖自《成都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6-2035)》(草案公示版)

- UPCHENGDU -



TIPS:中國有多 “ 渴 ” ?

不僅成都,2002年3月召開的全國水文工作會議透露,中國六百座城市中,有四百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一百三十多座城市缺水嚴重。也就是說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中國城市都缺水。


中國雖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2003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啟動。截至2021年,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約494億立方米,受益人口達1.4億人,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經濟發(fā)展格局因調水得到優(yōu)化。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成了350余項調水工程,年調水規(guī)模超過了5000億立方米,相當于半條長江。其中竣工于1973年的美國加州北水南調工程,以洛杉磯為中心的廣大地區(qū)普遍受益,惠及人口2300萬。

-  END  -


編輯:Hugo  Ⅰ  美編:Amy  Ⅰ  主編:Comet

圖文來源:成都向上/網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動作!四川欲引調大渡河水補濟岷江,惠澤成都平原經濟區(qū)
驚喜: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將利好整個成都平原,福澤半個四川盆地
都江堰的水最終流到哪里去了?你意想不到
看地圖,岷江從都江堰后就消失了,直到彭山江口鎮(zhèn)才重新出現(xiàn)。這岷江到哪去了?
何星霖:引大濟岷工程設計優(yōu)化與調整建議
《和美金堂》鱉靈拓峽的傳說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