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2020年,城市競爭早已趨于白熱化,諸如招商引資、人才落戶、大基建布局等一系列動作,誰能搶先一步,就可在城市戰(zhàn)爭中掌握主動權(quán)!
然鵝,一座城市邁向勝利的第一步,首先是吸引別人的關(guān)注!成都將這句話作為營城理念,幾乎招招 “ 封神 ” !
說起大熊貓,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四川成都。
截至目前,這里共存欄大熊貓32只。
△ 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俯視圖 來源:
反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立于1987年,是中國政府實施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遷地保護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是集大熊貓科研繁育、保護教育、教育旅游、熊貓文化建設(shè)為一體的研究機構(gòu)。
當(dāng)然,UPer們把焦點放在了文中那句 “ ‘ 國寶中的美人 ’ 在陜西,全球現(xiàn)存唯一的棕色大熊貓也在陜西 ” 上。
當(dāng)大家把照片扒出來后,UP君當(dāng)場凌亂。棕色大熊貓,你說稀缺我沒意見,畢竟物以稀為貴嘛,但它怎么就美人了?(感覺二十幾年的審美,受到了沖擊)
關(guān)于秦嶺大熊貓和四川大熊貓,到底誰更好看的問題。UP君找到了這句較為中肯的評價。
不過,陜西網(wǎng)友們還是非常期待這個IP,畢竟,國寶這張牌,誰打好了,都會吃皮!
然鵝,正如UPer所言,成都已經(jīng)在打造熊貓星球了,跟風(fēng)的大家只會記住第一個,就像裸眼3D一樣(這個放在第二部分講,大家表急)。
何為熊貓星球?一句話:全球最萌主題公園。未來,這里將以天府文化為依托,在做好大熊貓科研保護的基礎(chǔ)上,全方位整合開發(fā)大熊貓IP資源。注意:是全方位哈。
就問問陜西,你們跟得上嗎?
國慶第二天,成都被一塊屏幕送上熱搜。
這塊位于太古里的屏幕,大概每隔10分鐘,就有一分鐘左右的裸眼3D效果,眼見一艘巨大的飛碟從墻內(nèi) “ 飛了 ” 出來,不少游客和行人都停下腳步抬頭仰望,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片拍視頻發(fā)朋友圈。
△ 太古里的裸眼3D屏幕 來源:紅星新聞
針對這塊屏幕,雖然目前熱度已過,但每天還是很多人坐在下面等待“飛船”的出現(xiàn),想象一下, “ 飛船 ” 看膩了怎么辦?成都網(wǎng)友早就想好了答案 —— 未來,它將成為太古里的視覺地標(biāo),展示著這座城市的形象。
一塊屏幕,送一座城市上熱搜。與成都 “ 相愛相殺 ” 的重慶,看見了自然不可能 “ 坐以待斃 ” 。于是,僅一個月后,重慶觀音橋出現(xiàn)了一塊比太古里這塊還大的裸眼3D屏幕,除了飛船,還有重慶特色 “ 軌道穿樓 ” !
△ 視頻來源:江北新聞
此屏一出,網(wǎng)友們紛紛留言。好多人說,重慶這個比成都的效果更好,甚至直言,成都被后浪拍在沙灘上。
不過,也有網(wǎng)友說,成都這塊裸眼3D屏上了兩盤熱搜,全國人民都曉得了,都jio得多稀罕的。我希望兩個城市能加強合作,這種 “ 跟風(fēng) ” 的競爭就DUCK不必。
不過,在眾多留言中UP君最喜歡這條:成都與重慶,這對歡喜冤家,相互競爭的同時,也在成就彼此。這才是西部兩個頭部城市的未來!
你們猜,重慶的下一個目標(biāo),將瞄準(zhǔn)成都的什么?
在成都,如果說大慈寺是太古里的靈魂,那么爬墻“滾滾”就是IFS的靈魂。
這只大熊貓,出自美國藝術(shù)大師勞倫斯·阿金特之手。2013年12月,這只成都最高最大的裝置藝術(shù)作品,憑借獨特的爬墻造型和憨態(tài)可掬的外形,一經(jīng)亮相便成為市民拍照的新地標(biāo),后來,這里也成為游客必經(jīng)打卡點之一。
一句 “ 熊貓屁股下面見 ” ,是只有成都人才曉得的接頭暗號。2017年10月12日,勞倫斯·阿金特逝世,成都網(wǎng)友紛紛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他說了一句:感謝你為成都帶來的經(jīng)典!
鄭州綠地新都會·新田360廣場的墻上,有一只北極熊正在爬墻(當(dāng)然,也有網(wǎng)友說是狗熊
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河南不是有大象嗎?干嘛搞出一個冰熊??!成都用熊貓也合理,狗熊我實在沒想通。其實也不怪鄭州哈,因為大象這個形象,已經(jīng)被深圳的萬象天地捷足先登了。
深圳這只大象,來頭也不小,它由荷蘭藝術(shù)家佛洛倫泰因·霍夫曼和設(shè)計師SK Lam聯(lián)手打造,于2017年9月27日深圳萬象天地開業(yè)當(dāng)天與市民見面。其實最開始不是大象,而是月球,但由于“技術(shù)原因”,放棄了,在兔子等動物中考慮再三,最后選擇了大象。
這是一只爬在墻上的巨象(感覺像是準(zhǔn)備跳樓
說實話,這個“快樂的胖子”雕塑,多看幾眼會發(fā)現(xiàn),其實挺可愛的。但由于文化意識的影響,可能這個雕塑,也不會有出頭之日了。
因為一首歌,戀上一座城。
這句話送給《成都》,不過分撒?2017年,民謠歌手趙雷登上《我是歌手》的舞臺,一首《成都》,直接封神。后來,這首歌的旋律,飄蕩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這樣的填詞行為,到底有好敷衍呢(注意,旋律都沒變的哈)?UP君找了幾段,大家品品。
蘭州 —— 走在正寧路的夜市,坐在濱河路的路口。蘭州中山橋的美,觸動著我心口。
看了這么多,其實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成都》,最后還是成都的。只是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xiàn)在全國各地,畢竟旋律都沒變,只要一開口,成都的宣傳就開始了!
試問為什么偏偏《成都》能在眾多城市民謠中脫引而出?UP君暗自猜想,這與成都對于街頭歌手的態(tài)度有很大關(guān)系。2018年五一假期,成都迎來了首批“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開全國先例。四個字:規(guī)范、包容!
▼▼▼
最后的話:雖然成都地處西部地區(qū),但其新銳程度完全不輸沿海城市,要不然怎敢與上海的時尚指數(shù)叫板?更別說在近日的《中國城市海外影響力分析報告》中,成都在海外品牌塑造及傳播力排名中高居榜首!
誠然,每一座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的關(guān)注。成都,作為一個特別喜歡 “ 吃第一只螃蟹 ” 的城市,一直都是以 “ 被跟風(fēng)者 ” 的形象出現(xiàn),試問:為何偏偏是成都?
成都:創(chuàng)意要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