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計3546字,預(yù)計閱讀時長9分鐘
第
1
則
-THE FIRST-
去年,SK-II官博曬出一組照片:湯唯,倪妮,春夏等六位女星的純素顏大片,無底妝無修圖。女明星們都穿著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在鏡頭前展示最自然的自己。
高清鏡頭下的春夏,可以看出臉色蠟黃,沒少熬夜,評論說這張照片完全就是普通人起床的樣子。
春夏
至于湯唯,可以看出來三十多歲的她,皮膚已經(jīng)開始有松弛的痕跡了,眼角和臉上的肉都松了不少,開始往下掉了。
湯唯
看到這組照片,我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照鏡子,摸摸自己的臉,然后陷入無盡的焦慮中。
甚至有段時間,大廚都懷疑我是不是產(chǎn)后抑郁延后了,現(xiàn)在才爆發(fā)出來。
辦公室茶水間里的小姑娘討論著口紅色號,網(wǎng)紅奶茶的時候,作為老阿姨的我,一點共同話題都沒有。
當她們說起自己熬夜長了皺紋的時候,我看著她們滿臉的膠原蛋白,找不出一點點她們說的衰老痕跡。
反而是,我自己的魚尾紋,一笑起來,就怎么藏也藏不住。
二十啷當歲的時候,我還是那個回回生日都不落下的小姑娘,喜歡鮮花,禮物,粉紅色和閃閃發(fā)光的一切。
步入三十這個節(jié)點之后,每年的生日前夕一個禮拜,都好像是一場漫長的處刑,反復(fù)提醒著我:你又老了。
國外有一份發(fā)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調(diào)查,在網(wǎng)絡(luò)世界中,男性的吸引力、以及兩性方面欲望會在50歲達到巔峰,而女性則是18歲。換句話說,女性自從18歲成年之后,就已經(jīng)活在了“衰老”路上。
我媽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年紀大了,不得不服老哇?!?/p>
但我好像,一時半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第
2
則
-THE SECOND-
娛樂新聞的通稿,把女明星的某某look夸上了天,仿佛總是少不了這個詞:少女感。
甚至有的文章說,四十多歲的某女星,狀態(tài)和二十多歲的女孩子完全沒有區(qū)別,完全像個少女。
看得多了,我不禁想問,是什么使得這些人到中年的女演員,不約而同地被“少女人設(shè)”綁架了?
少女感這個詞的濫用,其實是一種男性視角下的歧視和女性視角下的自我貶低。
對女演員來說,她們不能老,也不敢老,只能在尷尬的年齡面前苦苦掙扎,維系著大眾所期待的少女感,硬凹造型。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們極度厭煩“婦女”二字,認為女性一旦成為“婦女”,這一生就毀了。于是,“女生節(jié)””女神節(jié)”“女王節(jié)”這樣的詞頻頻出現(xiàn)。
婦女兩個字,似乎在少女面前不配擁有姓名。
“婦女節(jié)”的初衷不是為了給廣大電商賺的盆滿缽滿鋪路,而是為了肯定女性為世界作出的貢獻。
對這種單一的審美現(xiàn)象,陳喬恩是直接正面回懟:“從什么時候開始呢?東方女人被看待的只剩下她到底少不少女感這種角度?無論是女孩,女生,女人,應(yīng)該是被欣賞著,甚至是保護著,可惜我所看見的文字里,除了苛刻沒有紳士存在,更別指望那些激進捅你的同性了。”
對于女星不老的秘訣,小S在微博說了大實話:
參加綜藝節(jié)目《小姐姐的花店》的錄影前,為了更好的上鏡狀態(tài),去打肉毒桿菌、玻尿酸等注射,反而一整季節(jié)目都是“僵臉怪”。
節(jié)目中,也可以看出小s在面對年齡增長、事業(yè)瓶頸的是時候,她常常陷入焦慮,沒有自信。
在社交媒體和一些整容機構(gòu)的狂轟亂炸下,這種變美的焦慮被不斷描摹,傳播,激化,似乎唯有輕盈的體態(tài)、滿臉的膠原蛋白才是女性美的精確表達,夠不夠嫩,夠不夠像少女,仿佛是女性魅力的唯一出路。
第
3
則
-THE THIRD-
《如懿傳》剛開播的時候,前兩集被截了無數(shù)屏,全網(wǎng)群嘲周迅老了,老得認不出來了。
“周迅的額頭正常嗎?
像壽星公一樣突出來,
真的是老了!”
“沒眼看沒眼看。”
“呆若木雞”
“我想問她的眼神怎么了?特別空…”
對于眼神這個問題,周迅自己這樣回應(yīng)過:
“有一天,我在鏡頭里仔細看我自己的臉。皮膚不像十七八歲的時候了,眼睛也不像了。但是又怎么樣呢?我的眼睛里多了很多東西……所以我想,好吧!我老了,那又怎么樣?好高興我開始變老了,我希望能得到相應(yīng)的智慧。我的心一刻也沒有停止感受,我像一枚果子一樣慢慢熟透?!?/p>
法國女人杜拉斯在《情人》里,借助一位男士的口說:
人們都說你年輕時非常漂亮,但我覺得你現(xiàn)在更美。相較你年輕時的樣貌,我更喜歡你現(xiàn)在飽經(jīng)滄桑的容顏。
而現(xiàn)在一些以影視劇為代表的社會聲音,到底在傳播一種什么樣的價值觀呢?
俞飛鴻出演的《小丈夫》,一開始大家都贊里面現(xiàn)代獨立女性的價值觀,但沒幾集,“女大當嫁”、“剩女可悲”這些陳腐觀念就大行其道。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陳喬恩出演的《獨孤皇后》展現(xiàn)她從少女時代到母親、一朝之后的命運轉(zhuǎn)變,而大部分網(wǎng)友群嘲的對象,是戲份很少的女主的少女時代。
宣稱傳播“忠孝節(jié)義、傳宗接代”的電視劇《娘道》,被大家點破無疑是在傳播糟粕的男權(quán)思想,9012年了,女性還在被迫三從四德,心甘情愿地當著男權(quán)社會的附屬品。
第
4
則
-THE FOURTH-
美國超模的carmen dell’orefice,是一位我很佩服的獨立女性。
她已經(jīng)83歲了,可是仍然活躍在t臺上。保持著模特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形體要求嚴格,幾十年如一日。
她說,人們畏懼變老和死亡,是因為他們也沒明白活著的時候時該如何度日。
carmen有兩個交往了六七十年的好友相繼離世,她說,她們給她的啟發(fā)是,她們生前都知道該如何生活。
t臺上的carmen,踩著高跟鞋,穿上高定,神情淡定,姿態(tài)優(yōu)雅
ELLE CHINA首席內(nèi)容官曉雪說,如果你可以享受自己的年齡,你就跑在了年齡前面。
美國著名作家安娜·昆德蘭在《不曾走過,怎會懂得》中寫到——
“有時,回望自己曾走過的道路,你會發(fā)現(xiàn)飛轉(zhuǎn)的年輪帶給女人的不只是滄桑和衰老,它會讓女人變得從容而有韻味,而這些是我在沒有經(jīng)歷過時體會不到的。”
在我看來,想要活得獨立和從容,有以下三個點需要滿足:
第一,人格完善,心智成熟。
不管是成熟的男性也好,女性也好,他們都有一個特質(zhì):關(guān)注眼下和未來,不過分回望過去,把精力浪費在悲春傷秋和虛無縹緲的事上。
每年每月給自己制定短期目標,3-5年實現(xiàn)一個長期目標,持續(xù)穩(wěn)定地輸出,努力,進步,從不杞人憂天和過分抱怨,這就是成熟的不二標桿。
美國心理學(xué)家桃樂西·卡耐基在其《心靈的成熟》一書中指出,成熟比保持年輕更有魅力,“心靈成熟的人不會衰老,即使他已白發(fā)斑斑,仍然才華橫溢,風(fēng)度翩翩,聰明睿智,善于創(chuàng)造。”
第二,經(jīng)濟獨立,多關(guān)注自己。
剛生小毛豆的時候,我也有一段時間不經(jīng)意地就把所有的生活重心轉(zhuǎn)移到了孩子和家庭上。整整一個季度,我都沒來得及給自己添置一身新衣裳。
要知道,從前的我可是每周都要去逛街的人啊。
這也是很多女性的一個共通點:組建家庭有了小孩之后,就如同干枯的鮮花,被生活抽干了水分。不要過分委屈自己,沒有任何人和事能讓你無底線地委曲求全。
第三,有隨時可以脫離任何人生活的勇氣和能力,
但有時候,也要承認自己的脆弱。
現(xiàn)在有些公眾號把女權(quán)這個詞妖魔化了,矯枉過正,無底線地激化男女矛盾。
希望大家記得,我們變得更好,不是為了拒絕愛,而是為了得到愛。
愛和被愛都是兩種重要的能力,它們都需要練習(xí)。
第
5
則
-THE FIFYH-
所謂“永遠保持少女感”,聽起來就很自欺欺人。
越是這樣在意,越是在反反復(fù)復(fù)確認著年華老去,越是在竭力抓住已經(jīng)過去,又無法抓住的東西,也就越是力不從心。
與其被變老的焦慮所綁架,還不如在特定的年齡里做該做的事情,從容地面對老去。不會過于瞻前顧后,敢想就敢去做,這是屬于一個成熟的人的專屬勇氣。
寫完這篇文章,我也對我自己的變老焦慮重新審視了一下,我必須承認:我從前那種想要永遠生活在“少女感”的階段中而否認自己的衰老,實際上是一種逃避責(zé)任的幼稚企圖。
“變老很好的一點是,你的人生就寫在臉上",正如周迅所說:老有老的智慧與價值,不代表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的枯竭。
讓別人數(shù)十年如一日對你傾心的,不是不老的容顏,而是深扎于我們靈魂的人格魅力。
同樣,讓別人真正仰慕的,永遠是自律,獨立,而優(yōu)雅的生活方式。
張曼玉曾問張國榮,“你怕自己的樣貌會不美嗎?”張國榮回答,“這一點你沒有辦法,隨著年齡增加一定會衰老,最重要的是一句話:aged gracefully.”
最后送給大家一首周濤的詩:《對衰老的回答》
“孩子們不會想到老,
當然新鮮的生命連死亡也不會相信。
青年人也沒工夫去想老,
熾烈的火焰不可能理解灰燼。
但是,總有一天衰老和死亡的磁場,
會收走人間的每一顆鐵釘!
我想到自己的衰老了。
因為年齡的吃水線己使我顫栗、吃驚;
甚至于在夢中都能感到,
生命的船正漸漸下沉”
“但是別怕!”我安慰自己,
人生就是攀登。
走上去,不過是寧靜的雪峰。
死亡也許不是穿黑袍的骷髏,
它應(yīng)該和誕生一樣神圣”
《年輕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