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詳情請見??
(一個粉絲的留言...開頭容我先哭一下
最近華坪女高的校長張桂梅的一番發(fā)言讓“全職太太”這個詞上了風口浪尖。她反對曾經(jīng)的學生成為全職主婦,也拒絕接受她帶來的捐款。
看到這段視頻,因為生娃在家當家庭主婦的我還是蠻感慨的。說實話張校長的話是有點難聽,可是她說的話也確實踩到了全職太太的痛點。
這段時間作為家庭主婦,我真的感受到了很多東西。既當過職場女性,也干了全職主婦的活,我覺得我在這個話題上還是有發(fā)言權的。
所以今天我就從我觀察到的角度來跟大家聊聊全職太太這個話題。
政府的“我養(yǎng)你” VS
男人的“我養(yǎng)你”
”?? 痛點一:經(jīng)濟上沒有保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絕望的主婦》,如果你看過,應該會發(fā)現(xiàn)主角們完全是把主婦當成一份工作看待的。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歐美國家的政策:全職主婦享受國家補貼,甚至丈夫也會享受到各類減免。
從福利上來講,跟工作也沒啥區(qū)別了!
其實在澳洲,也有類似的福利政策。父親一個人工作,主婦在家,全家都會有津貼福利,孩子可以免費領取奶粉津貼到十八歲。就說我生瓜瓜這段時間,政府會連續(xù)四個月發(fā)放1w7RMB左右的產(chǎn)假津貼。
從這些政策上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國家是認可全職主婦的付出的!國家在支持全職主婦,免去大家的后顧之憂。
但是因為國情大環(huán)境的不同,在國內缺少相關政策的支持,全職主婦其實很“危險”。
如果你親身體驗過就會發(fā)現(xiàn),當全職主婦一點兒都不輕松,但很多人對它缺少“認同感”。
全職主婦不是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去插花打牌,這是富婆的生活。作為普通的全職主婦,你需要打掃衛(wèi)生,洗菜做飯,帶一個孩子直接讓難度超級加倍。
哪怕現(xiàn)在有各類機器幫忙,你也可以試試看做一天的瑣事,你會明顯感覺到精力被耗空。
你只能問老公要錢,如果這個老公無法體諒你的辛苦的話,矛盾就出來了。
“不就是帶孩子嗎?
不就是打掃一下衛(wèi)生嗎?
多大點事哦?!?/em>
“前段時間不是剛給過你錢嗎?
怎么又沒有了?”
聽到這樣的話,再加上身心的疲憊感,你會氣得想吐血。
而一個全職主婦,想要重回職場,難度也不小。
你拿著當多年的保姆經(jīng)驗的簡歷出去,都可以成為明星級保姆??墒悄隳弥氈鲖D的履歷出去,那些企業(yè)都不買賬。
這就是最殘酷的現(xiàn)實。
你當全職主婦的時間越久,與職場、與社會的割裂就越嚴重。
從這個角度來講,其實很能理解張校長的話。她帶出來的學生,都是那種大山里出來的孩子,沒有好的原生家庭背景作為后盾。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婚姻又遭遇了一些變故,對這些女孩子來說,不啻于滅頂之災。
對于普通人來講,離婚了可能家里會幫忙,還有一些可支配財產(chǎn)。但是對她們來說,要面對的就是無以為繼的生活。
以前我就看到過想離婚又不能離的案例:男人出軌了,女人也只能原諒。不是她不想硬氣地說滾,而是因為經(jīng)濟大權都在男人手上,離婚后她沒法保障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所以只能忍。
什么保障都沒有,認可度也不高,難道這不是逐漸活成男人的附屬品嗎?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全職主婦的路,往往是越走越窄的。
當然我也看到了后續(xù)新聞,就是張校長的一個學生出來回應,她以前就是那個當全職太太,結果捐款被拒的人,第二年她努力考上了特崗教師。
她說:“張老師話丑理正,是從我們的立場去說的?!?/p>
還是蠻欣慰的,甭管外面吵得多厲害,張校長的立場,她的學生能懂,真的太好了。
“媽媽”的價值 VS
自我的價值
”?? 痛點二:心理上的落差。
這段時間我跟家庭主婦也沒啥區(qū)別了。
雖然在經(jīng)濟上有基本保障,大廚對我也很支持和照顧,但我還是越發(fā)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全職主婦不是我的職業(yè)目標。
等過兩年,倆娃都在學校穩(wěn)定下來,我肯定還是要出去工作的。
為什么?
就是因為心理上的落差。
看著兩個孩子健健康康成長(雖然有時候要吐槽豆豆的熊,但其實小朋友精力充沛也挺好),有成就感,感到開心和幸福也是真的。
但是有些時候回過神來,感覺挺不是滋味的。圍繞著兩個孩子轉的時候,他們就是最高優(yōu)先級。我得先是他們的媽媽,然后才是我自己。我大部分時間都耗在他們身上了。
以前出門,怎么說也得好好挑一下穿搭,擼一個漂亮的妝容,但現(xiàn)在吧,怎么舒服怎么來吧。
甚至朋友圈都是各種寶媽,一起聊一些育兒心經(jīng),而不是聊聊自己。
不是你故意切斷曾經(jīng)的交集鏈,而是因為沒有共同話題,你們會漸漸疏遠,然后跟有共同話題的人聊到一起去。
怎么形容這種感覺呢?就是覺得自己像一個符號吧。
感覺自己的世界越來越閉塞,不管是社會還是我自己,都把自己圈禁在一個小圈子里。
我在努力實現(xiàn)作為“媽媽”的價值,卻沒有去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
這兩者的差別還是蠻大的。就回過神來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成為了無趣的大媽。
所以我有幾個家庭主婦朋友,都堅定表示,帶娃是暫時的,過幾年還是要回到崗位上。雖然她們不去工作,家庭生活都有保障,啥都不缺,但工作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我們幾個都覺得,工作和家庭主婦,人際鏈接就不太一樣。而且前者是圍繞自己的,后者是圍繞著家庭的。
感覺就跟從封閉走向開闊一樣,人的精氣神也不太一樣。
也難怪《絕望的主婦》中的完美主婦布里以前把照顧家庭,把成為一個完美妻子當成自己人生的終極意義。但最終還是發(fā)現(xiàn),她能做的事情不僅限于家庭,開起了公司,出了書,最后還步入政壇。
她漸漸從那種虛假的“完美”中走出來,不再自欺欺人,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真正價值。
如果一開始的“幸福”是偽裝出來的話,那我覺得后來她搞自己的事業(yè)時,那種幸福感是由內而外的。
全職主婦其實是
無奈的選擇
”其實從我身邊接觸到的人來看,挺多女性選擇當家庭主婦都是無奈之舉。
尤其是生小孩之后,家里沒有老人幫忙照顧小孩,那肯定得有一方做出犧牲。這是再現(xiàn)實不過的問題。
雖然有很小一部分是全職奶爸,但占比真的太小了。
而且當家庭主婦真的不輕松,至少對我來說,做科研比帶娃簡單多了。不是做科研本身簡單,而是帶娃這個過程,真的只能用疲于奔命來形容。相比之下,科研這種直線型、理性型工作簡直不要太美好。
所以我覺得,沒必要特地鼓吹全職太太的價值有多么偉大,比起鼓吹這種價值,還不如從經(jīng)濟上給予保障。
我覺得講那么多“奉獻精神”都是虛的,如果真的認可她們的勞動價值,就應該給出相應的補償和保障。
也沒必要對全職太太喊打喊殺,覺得她們是女人中的“失敗品”,嗐,說真的,要是有的選,誰還不想打拼點事業(yè)實現(xiàn)點價值呢?
既然組建了家庭生了娃,那肯定還是得負責的。誰不希望種下一個孩子,他自己能迎風就長?那我就真的輕松了。
以前跟一個小姑娘聊起來,她說她就希望成為一個全職太太。
聽她描繪的畫面,琴棋書畫詩書花,很美好。
我忍不住潑了一盆冷水,全職太太不是這樣的。你得成為很有錢的人的全職太太,什么瑣事都不用操心,才能實現(xiàn)這種生活。
全職太太真的不是那么好當?shù)摹?/p>
當然,我也不是說全職太太不好。我身邊也有當全職太太特別幸福的案例,拿著一手的好牌。你當然也可能成為幸福這一類的全職太太。
我只是需要事先申明:全職太太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其實如果你有其他選擇,我覺得可以謹慎考慮。
大家可以在評論區(qū)聊聊,你們是怎么看待“全職太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