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往就很喜歡在山坡下觀察一些野生的植物,比較常見的野生植物有蘆葦、狗尾草、牛筋草、狗牙根、虎尾草、節(jié)節(jié)草、苦荬菜、薺菜等,這些野生植物不僅僅可以在干旱的山坡下生長,有時候還可以在潮濕的河邊、小溪邊、農(nóng)地里等地方生長,繁殖速度也非???。但我比較喜歡的野草還是節(jié)節(jié)草,它是一種株型比較小的植物,不過種植一些到花盆里,并且細心養(yǎng)護幾個月,那植株也能變好看,和君子蘭、虎皮蘭、吊蘭、文竹、綠蘿等花卉盆栽一樣,都有觀賞價值。
其實呢,在山坡下可不僅僅只有我們上面所提到的那些植物,像下面的1種“黃芪”也有不少,植株的高度通常有50厘米,有一些黃芪可能會高一點,它在山坡下生長的時候猶如雜草,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種黃芪不起眼吧,如果我們不認識這種植物,那也不會多留意它。其實呢,黃芪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植物,也是珍貴的植物,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黃芪吧,說不定花友們經(jīng)常在山坡下看到它。
山坡下的1種“黃芪”,高度有50厘米,猶如“雜草”,殊不知珍貴!
黃芪
這種經(jīng)常會在山坡下生長的植物,它就是黃芪,不過黃芪又被稱為綿芪、黃耆、蜀脂、百本、百藥棉、黃參等,植株的別稱非常多。以往我就經(jīng)??吹近S芪這種植物,剛開始以為它是沒有價值的雜草,后來才知道黃芪是一種珍貴的植物,在《本草新編》和《本草經(jīng)集注》都有記載到黃芪,它就是一種藥材。另外,據(jù)資料記載,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所以就比較珍貴了。
野生的黃芪生命力很強,但長期被大量采挖,近幾年來野生黃芪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所以它是一種很珍貴的植物,花友們可別胡亂采挖它。而人工栽培的黃芪長勢也不會很快,栽培3年后才可以采收,如果。收獲過早,黃芪質(zhì)量差。一些黃芪在秋季植株枯萎時進行采收比較好,也可在第二年的春天,這時候植株的根莖生長健壯,積累的有效成分含量比較多。
黃芪的形態(tài)特征
其實黃芪還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高度普遍在50厘米到100厘米之間,植株的主根肥厚,花期6-8月,果期7-9月。小葉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那它都會分布在哪里呢?其實在浙江、山西、甘肅、黑龍江、湖南、云南、山東、福建等地區(qū)都有分布。
黃芪這種植物,你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