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錢惟演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jīng)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 以一床好書佐夢,不亦快哉! 臥讀小說(即各種雜記),正深得讀書之妙,睡前實在不宜讀堅硬之書。我床頭常放著的這幾本書,有數(shù)年之久,隨便翻到一頁, 讀上幾行,倦意連綿,不消三五分鐘,酣然入夢。從前睡眠不佳的毛病,竟是被它們治好的。
《大自然的日歷》,(蘇)普里什文著,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高爾基贊美普里什文,“有一枝生花妙筆,善于將普普通通的詞匯靈活地搭配起來進行描寫,使一切幾乎都具有觸摸得到的可感性”。普里什文和詩人蒲寧是同鄉(xiāng),都是俄羅斯古城葉列茨人,他們的生命詩情盎然,只按心靈的吩咐而生活。我每于睡前讀《大自然的日歷》,深入他的作品,順著那些依稀可辨的小徑,探訪百草馥郁的密林、低吟淺唱的泉水。靜謐的春天之夜,我讀他“光和水的春天”、“青草的春天”、“森林的春天”、“人的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夜晚,我都可以追隨他徜徉于俄羅斯美麗的大地,洞悉生活中有趣的隱微之美。
《遵生八箋》,(明)高濂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年版 一本養(yǎng)生的著作,卻云蒸霞蔚,隨便翻翻都賞心悅目。全書分八卷,“清修妙論箋”、“四時調(diào)攝箋”、“起居安樂箋”、“延年卻病箋”、“燕閑清賞箋”、“飲饌服食箋”、“靈秘丹藥箋”、“塵外遐舉箋”,舉凡醫(yī)藥、導引、飲食、起居、逸游、花鳥、筆墨、文物,無一不包,夜晚讀上一兩則,五內(nèi)芬馥,心清神逸。 人生實難,有生必滅,命有可延之期,生有可尊之理。正如作者在自序里自道寫作之意圖:無問窮通,貴在自得,所重知足,以生自尊。
《唐詩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編,浙江文藝1983年版 這本定價0.88元的書伴隨我有十幾年時光了。里面有我十來歲時候讀詩的批注,每每讀來,不禁微微一笑,似又回到滴艷的青春。 唐詩把內(nèi)在的心給激活了,回憶過去,讀詩人也成了詩了。 唐詩就像是大片,幾個字放在那里一擺,就是一副圖畫。圖進入到大腦,心就能感覺到。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思維,在詩歌里“見到我”。讀詩而進入觀照,猶如一束真實的光,最后咔碴一下,萬念停止,空性顯現(xiàn)。在這個意義上說,讀唐詩也是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