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第 588 篇原創(chuàng)走心科普
如果你看過周星馳的電影作品,那你一定對經(jīng)典角色“如花”印象深刻。
美女如花,風華絕代。
而電影中的“如花”不僅一點都不如花,甚至雷人到讓星爺都一度忘記詞。但正是因為這種名字和人的反差,因為“如花”人物形象的“名不副實”,所以才讓人印象格外深刻。
在珠寶玉石中,也有些種類,它們的寶石學特征和寶石名稱相比也是非?!懊桓睂崱?。
你了解它們嗎?
“軟玉”真的軟?“硬玉”真的硬?
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專家學者們稱呼和田玉和翡翠為“軟玉”和“硬玉”。
左:和田玉籽料青花手鐲(圖源珠寶匠)
右:翡翠項鏈(圖源網(wǎng)絡)
“軟”和“硬”是絕對的反義詞,當普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時,潛意識里都會認為被稱為“軟玉”的和田玉像是矮“硬玉”一頭。
但實質上其實和田玉和翡翠的硬度差異并不大。
不同顏色的和田玉,圖源:珠寶匠實拍
“軟玉”(和田玉)的摩氏硬度通常在6~6.5之間,
“硬玉”(翡翠)的摩氏硬度通常在6.5~7。
與二者的實際硬度值相比,“軟玉”和“硬玉”的稱呼聽起來似乎有點名不副實。
既然硬度相差并不是非常大,那么“軟玉”和“硬玉”的名字是從何而來呢?
這就是一個比較波折的故事了。
法國礦物學家奧古斯丁. 德穆爾( Augustine Damour)1846年、1863年分別對和田玉及翡翠進行了化驗分析。
這是第一次從現(xiàn)代礦物學的角度指出了和田玉與翡翠在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和物理性質上的區(qū)別。
左:和田玉手鐲(圖源:珠寶匠)
右:翡翠手鐲(圖源:網(wǎng)絡)
德穆爾根據(jù)和田玉與翡翠硬度的不同進行了分類,稱和田玉為Nephrite,指出和田玉的礦物成分屬閃石類,主要組成礦物為透閃石和陽起石;稱翡翠為Jadeite, 在礦物學上屬于輝石類。
上:和田玉蘋果綠山水把件(圖源:珠寶匠)
下:翡翠項鏈(圖源網(wǎng)絡)
1916年日本寶石學家鈴木敏在《寶石志》中將寶石分為四類:正寶石、正寶石少見者、半寶石、準寶石。當時日本已存在“軟玉”的叫法,書中Nephrite就被對應上叫作軟玉, Jadeite被鈴木敏譯成了“硬玉”。
上:翡翠胸針《雀兒鬧》
下:金鑲和田玉寶寶鎖鎖 | 圖源珠寶匠
在章鴻釗的《石雅》中,鈴木敏的譯法保留了下來,書中描述玉僅包括“軟玉”、“硬玉”。同時,章鴻釗還采用了“玉石”一詞,羅列了眾多的玉石品種。
此后,特指和田玉的“軟玉”一詞,和代表翡翠的“硬玉”就這樣出現(xiàn)在漢語當中。
和田玉寶相花 | 圖源:珠寶匠
所以“軟玉”和“硬玉”,是早期學日本者根據(jù)母語中的傳統(tǒng)慣用詞匯結合理解翻譯表達出來的,后流傳到中國后被沿用,并不能準確代表兩種玉石硬度的差異。
翡翠戒指 | 圖源:網(wǎng)絡
“黃玉”不是黃色的玉!
除了和田玉因為“軟玉”的名字當了“冤大頭”外,托帕石的寶石學名稱“黃玉”看起來也讓人一頭霧水。
在之前的文章明明叫“黃玉”,為什么卻是藍色的? 中我們講過:托帕石是“Topaz”音譯而來,托帕的這個詞的字面意思就是黃色,所以在礦物學名稱上Topaz的翻譯是黃玉。
不同顏色的托帕石珠寶
但此“黃玉”絕對不是和田玉等玉石中的黃玉哦!因為“黃玉”這個名詞容易混淆,后來我國珠寶玉石標準均采用英文名音譯的“托帕石”。
托帕石耳墜
實際上黃色托帕石是托帕石中最為常見的品種,傳統(tǒng)上的黃寶石說的也是托帕。其中最迷人的雪莉酒色,也被稱為“帝王托帕”。
帝王托帕
天然產出中的托帕石一般呈無色、黃棕色一褐黃色,而淺藍色一藍色、 粉紅色一褐紅色的很少,個別極少數(shù)呈綠色色調。
托帕石
現(xiàn)如今市場上大量流通的瑞士藍、天空藍和倫敦藍托帕多是由無色及棕色系托帕石人工輻照改色得來的。
花式切割托帕石
并不“碧”的“碧玉”
“名不副實”已經(jīng)很尷尬了,再加上撞名,那就更尷尬了。
比如和田玉中的綠色品種“碧玉”,和石英質玉石中玉髓家族里的五顏六色的“碧玉”。
玉髓的顏色豐富多樣,且透明度不一。
一些含雜質較多的玉髓(雜質主要為氧化鐵和粘土礦物,含量可達20%以上),就是商業(yè)上俗稱的“碧玉”或“碧石”,英文俗稱jas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