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手腳冰涼、怕冷;乏力,常覺得疲累的人;足跟冷痛;下肢浮腫(小腿很粗);黑眼圈;容易脫發(fā);腰腿酸軟無力等。
中醫(yī)來講,腎為先天之本。按現(xiàn)在的意思就是遺傳因素先天的稟賦,這個先天之本會影響人的一生,可以說就是人的一個體質。這個體質通常來講是不容易改變的,所以人的先天之本非常重要。如果先天不足的話,后天要及時的培補,可以通過后天來補先天,也可以通過鍛煉腎經來完善先天。這我們完全有能力做到
這是最簡單的養(yǎng)護腎經的方法。地鐵上,工作間隙,可以隨時進行。
方法:腳跟抬起,直到你的腿酸到不能堅持,然后輕輕砸到地上,感覺到一定的震感。如此抬起—放下—抬起—放下,連續(xù)做7下,一次可以多做幾組。
腎經起源于足部,抬抬腳跟就可刺激腎經,使腎經收納陽氣,改善手腳冰涼、容易疲乏等問題,同時還刺激了腳底的補腎大穴——涌泉穴。
最佳時間:下午17:00-19:00是腎經運行的時間。此時抬腳跟,事半功倍!
注意:少穿前腳掌上翹的鞋子,腳掌上翹,會讓腳心的涌泉穴處于一個發(fā)散的狀態(tài),不利于護住腎氣。
秋天泡腳肺潤腸蠕,又到了可享受泡腳的時候了,晚上堅持用溫熱的水泡腳15到20分鐘,水沒過腳踝,泡到身體微微發(fā)熱最好。泡腳的同時,可以做兩件事:搓腰,搓耳。
手搓后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補腎壯腰,加固元氣,還可防治腰酸。相當于是服了“補腎藥”。有的人得了鼻炎,鼻子不通氣,堅持搓后腰,鼻子也漸漸通了。
搓搓耳朵:把耳朵搓熱,搓紅,能有效補養(yǎng)腎氣。不限于泡腳時分,隨時隨地都可以搓捏耳朵。
腎陽充足,則一身俱暖,而寒氣也是最容易傷害腎陽的。
“腳暖腿不涼,腿暖身不寒”。寒從腳下起。地面的寒氣已能漸漸感覺到。而腳心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犯,穿有一定厚度的鞋子,護腳踝的襪子,保護腳心腳踝。
以上分享的小知識,平時做做可調理腎經,是秋季收納陽氣的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