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運化,中醫(yī)稱其為“氣血生化之源”,能運化水谷和水濕,化生氣血為人體所用。當(dāng)脾胃功能不利,不能化濕,就會導(dǎo)致水濕停滯,變成痰濕聚集在體內(nèi),引起各種疾病。
長期脾虛有什么危害:
1. 氣血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
長期脾虛,脾臟功能也會隨之下降,身體不能很好的吸收營養(yǎng),變得消瘦,整個人都沒有精神,氣血虛弱。
2. 變得很怕冷或者很怕熱
脾虛一般分為兩種情況,陰虛和陽虛。如果是陽虛,則很容易變得怕冷。如果是陰虛患者則很容易怕熱。
3. 容易肥胖。
脾臟的功能下降,身體的代謝就會困難,導(dǎo)致消化功能出現(xiàn)疾病,很容易引發(fā)肥胖。而肥胖又很容易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等一系列并發(fā)癥。
4、濕氣重
如果脾臟的功能出現(xiàn)了減退,那么就容易引起體虛,而肥胖的人比較多出現(xiàn)體虛的情況,體虛容易造成新陳代謝的減緩,而人活動的少,濕氣就很容易堆積在體內(nèi),導(dǎo)致精神欠佳,大便粘膩,皮膚出油長痘等。
我們應(yīng)該如何在健脾的同時祛濕?
1、力薦一招,健脾祛濕樣樣強(qiáng)
從古醫(yī)書方劑中演化而來的健脾祛濕茶方,茯苓,玫瑰花,白芷,玉竹等組成的思美人茯苓玫瑰花茶之方。都是健脾祛濕的食材組成,長期飲用具有健脾利水消腫,祛濕,排毒養(yǎng)顏之效,想喝隨手泡一杯即可排濕,想調(diào)理濕氣,需堅持長期飲用,喝過的人都說好,一喝就能看見效果,很利尿說明濕氣正在排出,方便有效脾虛濕氣重的人有福了。
2、吃飯八分飽:就吃飯來說,最好做到八分飽,不要吃得太飽、太撐,那樣的話,對于脾胃是有損傷動的,吃飯只吃八分飽,能避免過多的食用食物,給脾胃帶來損傷。對于消化吸收代謝也是有影響的。
在飲食方面,我們要做到營養(yǎng)均衡,不挑食。另外,還需要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例如小米、生姜、山藥等,都屬于溫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