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這句也能說明學問的道理,并不是只讀死書,而是注重現(xiàn)實人生中的作人處世
孔圣說生活不要太奢侈,“食無求飽”,尤其在艱難困苦中,不要有過分的、滿足奢侈的要求,這與《鄉(xiāng)黨篇》孔圣自己生活的態(tài)度、作人的標準是相通的;“居無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適當,能安貧樂道,不要貪求過分的安逸,貪求過分的享受,這兩句話的意義,是不求物質(zhì)生活的享受,而重視精神生命的升華
“敏于事”,包括了一切責任、一切應(yīng)該做的事,要敏捷——馬上做,“慎于言”,不能亂說話;“就有道而正焉”,這個“道”就是指學問、修養(yǎng),那么哪里“有道”呢?古人的書本,書本上就是“有道”,從書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這個樣子就叫作好學;可見《學而》一篇,并不是說讀書就是學問,前后好幾處,都是這樣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