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風景,美在內(nèi)心,不取決于外界的風景,內(nèi)心豐富,心中有景,何處不是水云間,心中有暖,又何懼人生荒涼,內(nèi)心善良真誠,人生何處不是花滿徑?
——題記
01、以誠養(yǎng)心,與人為善
荀子:“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div style="height:15px;">
意思是,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沒有什么比誠心誠意更重要的了。
大千世界,紅塵婆娑,在善意的時光里,在溫柔的歲月里,我們都有個相同樣的名字——紅塵過客。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在修行自己,磨煉自己的真性情,但是,你也要看到這個世界的殘酷,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不管,你有多么真誠,遇到懷疑你的人,你在他眼里就是說謊之人。你無需爭辯。
不管,你有多么單純,對人掏心掏肺,但是,總會遇到內(nèi)心復雜之人,那么,你在他眼里就是有心計的人。你更無需解釋。
不管,你有多么的天真,當遇到總這個世界預設的陷阱,你便成了一個笑話。
不管,你多么專業(yè),都不要與不專業(yè)的人爭論。就如郭德綱有段話:“比如我和火箭專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燒煤,煤還得精選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或許,你的付出,在別人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不要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你需要的只是做好自己,別人只是別人。
當你真心實意對別人的時候,遇到身上充滿戾氣之人,無需去勸導他,因為他看什么都不順眼,看你也不會順眼,與其被仇恨,不如靜觀其變。
對于那些不滿現(xiàn)狀,卻又無力改變之人,最好敬而遠之。
因為他們會把內(nèi)心的不滿和缺陷感,投射在你的身上,會覺得滿世界都是敵人。內(nèi)心的恐懼和焦慮會放大人格的缺陷,會覺得,世上沒有美好,沒有好人,更沒有善良。
無論遇到多么討厭的人, 都不要發(fā)脾氣,不要記恨別人。 反而要告誡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這便是善。 ???
02、得失從容,歸宿從善
賈平凹《愿人生從容》: ???“真正的從容不是躲避喧囂與紛爭,而是平靜的對待生活?!?div style="height:15px;">
你要知道,時間在變,人心也在變,有些事,無需浪費時間,不必跟誰解釋,自己認為對的就去堅持。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一定會懂你,支持你;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釋,解釋了也是白費功夫,浪費感情。
人在紅塵,本就是孤獨的行走,若有人同行,是幸運的,當然是好,如果沒有,也無需怨恨,你也要成為自己的太陽,即便是一個人,也要自己發(fā)光發(fā)熱,活得,自帶光芒,熱氣騰騰。
周國平說:“一個人只是為謀生或賺錢而從事的活動都屬于勞作,而他出于自己的真興趣和真性情從事的活動則都屬于創(chuàng)造。勞作僅能帶來外在的利益,唯創(chuàng)造才能獲得心靈的快樂?!?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