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朱成碧思紛紛,
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
開箱驗取石榴裙。
——武則天《如意娘》
媚娘筆下的石榴裙,
讓一代女皇霎時也溫柔可憐、綺麗多情,
情不自禁便“拜倒石榴裙下”。
這究竟是一條什么樣的裙子?
為何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呢?
石榴裙,自然與石榴有關。
有說石榴花像舞女的裙裾,
有說紅裙的顏料從石榴花中提取,
有說是繡有石榴花紋的紅裙。
總之,它是有石榴一樣鮮艷的紅色。
南北朝時梁元帝《烏棲曲》有“芙蓉為帶石榴裙”之句,形容女子亭亭玉立的迷人風韻?!笆袢埂北阌纱硕鴣?。
古代婦女很喜歡石榴裙。尤其是在唐代,它就是一種流行時尚。甚至“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就來源于楊貴妃。
據(jù)說貴妃喜歡穿石榴裙。她因不滿大臣對她無禮,便告訴了皇帝?;实哿⒓聪铝?,見了貴妃要下跪行禮。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傳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語。
唐詩中對石榴裙的描寫有很多,如李白“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韋莊“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
《琵琶行》中,有一位色藝雙絕的琵琶女子:“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薄把_裙”也是石榴裙。
在傳世繪畫作品和墓室壁畫中,我們不止一次見到這種“石榴裙”。
比如《簪花仕女圖》中,那位頭戴荷花的峨髻貴婦。比如《韓熙載夜宴圖》中,綠衫紅裙的女子,便穿著最純正的“石榴紅”色,鮮麗又雅致。
簪花仕女圖
韓熙載夜宴圖
在《紅樓夢》里也有石榴裙的身影。
第62回“憨湘云醉眠芍藥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寶玉說“可惜這石榴紅綾,最不經(jīng)染?!?div style="height:15px;">
那么今天的石榴裙又是什么樣子的?
雖然沒有確切定義,但根據(jù)歷史的傳說,我更愿意將之理解為鮮艷暖色的大紅裙,而且還要是曳地長裙。
一個身穿石榴裙的女子,會被那種鮮艷的紅色映襯得光彩煥發(fā)、明媚奪目。那是屬于女人的,最具魅力的一款服飾。
她們的裙裾層層疊疊地飛揚,
淹沒了尋常脂粉的光華,
驚鴻一現(xiàn)。
這般女子,
怎能不讓人“拜倒于石榴裙下”呢?
文|美物計 雅荷淡香書館
復制終點
二:復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