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夏秋,同諸詩友品讀《詩經(jīng)》植物,歷時五個月,填詞二十首,今輯成篇,錄于此。
第一篇: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國風(fēng) · 周南 · 葛覃》。葛覃(ɡě tán),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紅色,莖可做繩,纖維可織葛布,俗稱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夏日穿用;覃,本指延長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浣溪沙/葛覃
春陌葛覃闊葉青。喈喈黃鳥灌中鳴,鄉(xiāng)音漸斷怎堪聽。
魂夢有心親不待,蓬山無路可歸寧。纖絺衣故慰余生。
第二篇: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國風(fēng) · 周南 · 卷耳》。卷耳(juàn ěr),野菜名,石竹科、卷耳屬,多年生疏叢草本,嫩葉可食。
◎小梅花/卷耳
連天草,離塵道。頃筐卷耳無多少。陌花香,綠云長,極目陽關(guān),迢遞渺茫茫。
煙村更向深深處,還自相望朝又暮。曲難成,鳥空鳴,啼盡春期,費了一聲聲。
第三篇: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國風(fēng) · 衛(wèi)風(fēng) · 淇奧》。綠竹(lǜ zhú),綠,王芻,藎草;竹,扁蓄。
◎臨江仙/綠竹
扁蓄王芻淇水畔,蔥蘢新綠煙縈。浣花溪岸見分明。使君溫似玉,眸子燦如星。
緩緩驅(qū)將車馬過,朱輪華蓋相傾。柳風(fēng)有意卻無聲。遠天連草色,陌上傍云行。
第四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國風(fēng) · 周南 · 芣苢》。芣苢(fú yǐ ),野生植物名,可食。一說即車前子,其葉和種子都可以入藥。
◎清平樂/芣苢
春陌深處,春陌花深處。春陌叢生花深處,芣苢采之不住。
云滿自在南坡,薄言行往幾多。襭去縈懷笑語,袺來長路歡歌。
第五篇:
彼斑鳩兮,無食桑葚——《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 · 氓》。桑葚(sāng shèn),又作桑椹,桑樹的成熟果實,為桑科植物桑樹的果穗。傳說斑鳩吃桑葚過多會醉。
◎采桑子/桑葚
死生契闊如相負,惟女懷傷。四顧茫茫,只道多情是薄涼。
于嗟鴆鳥何關(guān)葚,無罪之桑。我自芬芳,君子人間亦有雙。
第六篇: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國風(fēng) · 衛(wèi)風(fēng) · 伯兮》。飛蓬(fēi péng),菊科飛蓬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古時多有“野外飄零、身不由己”的象征意義,此詩處指思婦無心裝扮發(fā)絲凌亂。
◎訴衷情/飛蓬
了知生死亦相從,應(yīng)是兩心同。滿庭萱草開遍,唯有寄東風(fēng)。
添白發(fā),絕花紅。似飛蓬。幾時歸也,與子偕行,互訴情衷。
第七篇: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國風(fēng) · 鄭風(fēng) · 有女同車》。舜華(shùn hu?。?,木槿花,即芙蓉花,朝開暮謝,多喻瞬息之美。
◎減蘭/舜華
同車對坐。木槿枝頭香蕾破。解吐芳心。環(huán)佩泠泠遞好音。
相傾相顧。漫說相逢能幾度。云色微涼。只愿天長歸路長。
第八篇: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國風(fēng) · 邶風(fēng) · 匏有苦葉》。匏(páo),葫蘆之類,苦,一說苦味,一說枯。意指葫蘆八月葉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
◎河傳/匏
濟水,千里,渺煙蕪。秋實青匏葉枯,小舟一葉蕩葭蘆。相呼,卬須為子都。
澤雉求鳴蒲草泮,歸棹遠,不渡南飛雁。渚云深,契更深,浮沉,或知同此心。
第九篇: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國風(fēng) · 邶風(fēng) · 靜女》。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多借指女子的手。
◎九回腸/荑
遲佇城西,久俟何期。若行云、去去無心計。又何來貺我,盛情彤管,牧外柔荑。
可是風(fēng)吹車誤,或應(yīng)是、陌花迷。莫相猜、靜女其姝也,自妝容洵美,裙釵繁飾,小步逶迤。
第十篇: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國風(fēng) · 王風(fēng) · 黍離》。黍(shǔ),北方的一種農(nóng)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離離,行列貌。
◎破陣子/黍
目斷家山宮闕,煙縈故里關(guān)河。彼黍離離間實稷,蔓草萋萋雜綠蘿。邊城已罷戈。
殘夢那堪成醉,獨醒怎奈消磨。昔日繁華俱作土,最是憂心不可歌。時時一自哦。
第十一篇: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國風(fēng) · 王風(fēng) · 葛藟》。葛藟(gě lěi),藤類蔓生植物,即野葡萄。
◎小重山/葛藟
葛藟綿延子滿株。松蘿荒遍野、繞重湖。平川落日暮云孤。飄零久、孑影絕親疏。
白首怨蘼蕪。冷風(fēng)吹復(fù)起、欲何如。病身委地自難扶。怎堪又、長是困窮途。
第十二篇: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國風(fēng) · 唐風(fēng) · 有杕之杜》。杕(dì),樹木孤生獨特貌。杜,杜梨樹,又名棠梨樹。
◎南歌子/杕杜
杕杜生孤道,芝蘭在野林。高朋宜向此中尋。適我悠悠所愿、結(jié)芳襟。
目極行車少,遙聞駟馬音。沒蹄草色綠深深。傾蓋相逢一笑、可知心。
第十三篇: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國風(fēng) · 陳風(fēng) · 防有鵲巢》。鷊(yì),借為“虉(yì)”,雜色小草,又叫綬草,一般生長在陰濕處。
◎望江南/鷊
苕于涘,叢鷊野成蹊。瓴甓何來鋪大道,烏巢安肯筑河堤??兆元毱嗝浴?/h3>人念遠,久別怕分離。 心向丘中長避世,謫居仙外兩忘機。相顧莫相疑。
第十四篇:
山有橋松,隰有游龍——《國風(fēng) · 鄭風(fēng) · 山有扶蘇》。游龍( yóu lóng),水草名。即葒草、水葒、紅蓼。
◎醉花陰/游龍
白蘋水畔生紅蓼,時近新秋好。山色掩喬松,風(fēng)過煙汀,吹向長門道。
子充至未人難料,且數(shù)蒹葭草。目轉(zhuǎn)見登徒,也作清狂,巧語真堪笑。
第十五篇:
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國風(fēng) · 鄭風(fēng) · 東門之墠》。茹藘(rú lǘ),草名,即茜草,根可染衣物。
◎武陵春/茹藘
墠外日沉紅有影,坡上草萋萋。照水煙波云腳低,茜色染青衣。
有踐室家長自望,門對浣花溪。思爾其人即不離,欲待到何期。
第十六篇: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國風(fēng) · 衛(wèi)風(fēng) · 芄蘭》。芄(wán)蘭,蘭草名,一名蘿藦,亦名女青,蔓生,斷之有白汁,嫩者可食,莢實倒垂如錐形。
◎解佩令/芄蘭
芄蘭如昨,清芳依舊。撫衿懷、朱絲成扣。佩帶搖觿,臨風(fēng)立、長身垂袖。更閑閑,鉤弦在手。
嗔言相問,稚兒知否。本無猜、當年時候。故作疏言,又還是,于人前后。自多教,兩眉輕皺。
第十七篇:
視爾如荍,貽我握椒——《國風(fēng) · 陳風(fēng) · 東門之枌》。荍(qiáo),錦葵,草本植物,夏季開紫色或白色花。
◎好事近/荍
步去出東門,轂旦南原誰共。燦若荍開陌上,以待三千寵。
明眸笑靨最多情,不自心兒動。貽我握椒相與,喚取纖纖捧。
第十八篇:
采苓采苓,首陽之巔——《國風(fēng) · 唐風(fēng) · 采苓》。苓(líng),通“蘦”,一種藥草,即大苦。一說為蓮,舊注或謂此苓為甘草。
◎南鄉(xiāng)子/苓
幾處白云輕,松下南山獨采苓。須是見疑人未信,無憑,蜚語流言不去聽。
何必辨分明,自可安然度此生??啾M已知浮世味,心寧,細雨斜風(fēng)也有情。
第十九篇: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國風(fēng) · 陳風(fēng) · 澤陂》。蒲(pú),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河灘上。
◎芳草渡/蒲
凌波不渡綠飛煙?;\江月,鎖輕寒。浮云吹去夢無邊。人遙望,天似水,水連天。
舟一葉,過重山。緒懷千轉(zhuǎn)依然。香蒲草色苦相纏。青絲縷,柔可綰,在眉間。
第二十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國風(fēng) · 秦風(fēng) · 蒹葭》。蒹葭(jiān jiā),一種植物,指蘆荻,蘆葦。蒹,沒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
◎獻衷心/蒹葭
向水邊風(fēng)里,長訴衷情,波有影,雁無聲。共白葭天晚,霜露泠泠。秋渚上,煙素淡,綠分明。
緣未至,已相傾,遞傳魚素夢空縈。嘆溯洄而往,終是無憑。人不語,須仔細,用心聽。